系列緣起
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學了,在路邊嬉鬧,有個小孩拆開一盒糖果,包裝紙順手往地上扔,另一個孩子說:「你亂丟紙屑。」這孩子回答:「有什麼關係,反正每天都有人掃馬路,太乾淨了,清潔隊員就沒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來,大家搶著分糖吃,再沒人去管那片包裝紙。
可是那片紙屑一直留在我心裡,像胚布上一點不經意沾染的墨,不礙事,卻一個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個異樣的點,但是,多麼希望這種不經意的沾染可以少一點,單純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給真正要下筆的彩繪。
「關心家人」、「尊重他人」、「愛護社區」、「珍惜資源」、「體貼生命」……這樣的論調經常被提起,可是,怎麼付出行動呢?如果「關愛」只是一道測驗題,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動不必相應的話,那將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到底要有什麼準備,才能讓人「理解」關愛的重要,又要「怎麼付出」關愛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對需要被關愛的對象得先有認識,不是認識標準答案喔,而是讓孩子(甚或每個人)都意識到:其實我們並不是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之後才進入社會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這個共生共榮的大鎔爐。生病了,找醫生;迷路了,問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場;筆記本用完了,到文具店;電話不通,找電信局;寄信到郵局;買菜到市場;貓狗生病找獸醫;要種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隊;要分享找朋友;要溫暖找家人……我們和社會上的每件事、每個人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了這層息息相關的認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場去思索行動方式。這樣,要「愛屋及烏」的付出關愛,是不是會容易些呢?
基於這些理由,「陽光少年遊」這個系列的構想於是成形。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安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透過小說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據;更希望初探社會的孩子能因此對周遭的人事物多一分愛惜與尊重。
說「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沉重,如同聽人「說教」令人不舒服;不過,聽人「說故事」卻令人開心。從故事當中發現原來有許多別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許多別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許多別人的觀念值得參考,有許多別人的是非成敗可以拿來反思檢討,要比讓人家直指鼻子說:你就是這樣那樣,所以才這樣那樣……好多了。
價值觀的養成需要靠外在的示範、經驗累積和獨立的探索判斷,為了避免一廂情願的置入性給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這個系列還增設了仿「眉批」欄,用來做提問或註解,並供路人甲乙丙發表看法,當然,所有的空白處就留待讀者填補了。章末或文末的「達人筆記」是知識的整理,協助孩子有系統的、輕鬆的了解一個概念或技能,希望全書能達到知性、感性盡收的目的。
期待「陽光少年遊」像一串鑰匙,可打開不同領域的思索空間,讓孩子們願意進來駐足留連,並採擷能夠滋養自己生活的養分。
作者序
我永遠忘不了……
我自幼生活在一個有故事的家庭。因為家裡人口很簡單,又沒有什麼親戚。每逢過年,尤其是在除夕夜,大多數人都已經返鄉圍爐,臺北像一座清冷城市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帶著我們三個小孩在家裡,先祭祖,然後述說故鄉的親人。
對我們小孩子而言,親人存在於想像的故事裡:有個大把白鬍子的老爺爺,長得非常魁梧,他是除夕夜出生的,所以每年這一天我們都要遙念祭拜他;有個思念兒子成天哭泣的老奶奶,面容非常憂愁,聽著故事,我們也不由得跟著嘆息。
家鄉的親人既遙遠又親密,既虛幻又真實,直到三十年後,我們隨著父母返鄉探親,才意識到故事始終是故事,而真實的人生也從來都沒有停歇過。看到我十一歲的兒子昨天寫作文時,還在描述外公自小離家,飄洋渡海,每逢團圓佳節有多麼思親,多麼傷感時,我相信我們家的故事會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往後每一代也會將他自己的故事添加進來,成為老幹上新生的小樹枝。
我慢慢體會到,一個家族的成形,不是因為有富裕的大宅,而是因為它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生命!那些善於回憶的人,不斷的產生故事,而每一段話題都是大時代的註腳。我們徘徊逡巡,只為找到幾處觀看故事風貌的絕佳角度,既要看清來不及趕上的年代,又要小心翼翼的站穩腳跟,放眼周遭的生活,在故事與真實人生的天平上保持平衡。
我結婚之後第三年,搬到了溫州街的寓所。孩子兩歲半後,就特別喜愛逗留在溫州公園裡有翹翹板和小搖椅的角落,一邊唱著兒歌,一邊騎著鐵製的彈簧小馬,前後搖晃,口裡唱著:「小陀螺喀囉喀囉真好玩!不小心掉到池裡怎麼辦?小金魚游過來向我問好,牠要小陀螺借牠玩一玩!」我永遠忘不了那張純真和開心的小臉。
入冬後,我將舊衣整理一番,準備提到公園旁邊,扔進回收箱。孩子好動,又沒有玩伴,看起來十分寂寥,於是我興起一個念頭,開始和他一起編故事。
「號外!號外!我們家樓下的小公園旁,最近出現了一隻好厲害的變形金剛!」
孩子瞪大了眼睛,不相信他聽到的話。
「這隻變形金剛比大黃蜂還好玩!他肚子餓了就要吃東西,但是別的都不愛吃,就喜歡吃媽媽的衣服。如果我們不趕快去餵他,他一生起氣,附近的幼稚園和披薩屋都會遭殃的!」我睜大眼睛對著三歲娃兒說話。
接著,我幫他穿上厚外套、運動鞋,趁爸爸睡午覺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的摸下樓。出門後,還刻意鬼鬼祟祟的往283巷盡頭偷瞄。
孩子被我唬住了!很緊張的問:「真的有變形金剛嗎?」
「真的!我親眼看到的。他還說,要吃我的衣服喔。」
當我們穿過一排燦若雲霞的櫻花樹下,走過一株高大的鳳凰木旁,舊衣回收箱已經在我們的面前了。
「你看,他偽裝得多好啊!你在這裡等我,我過去完成任務後,就會盡快來跟你會合!」
於是我再向前走兩步,打開這隻「變形金剛」的嘴巴,迅速的將衣服投進去,然後以大功告成的神色告訴孩子:「我們成功了!」
也許當時他多少知道我是逗他玩的,但是他很開心。這一條街從那時起,就成為我們的「故事小路」。從早晨到黃昏,上學、放學、購物、覓食……只要是我們手牽手的時光,十之八九都在編故事。
孩子很喜歡編星際旅行的題材,所以這一條故事小路上,就滿溢著打造太空船的叮噹聲、組織探險隊伍七嘴八舌的吵鬧聲,以及如何取得發射火箭的能源……種種不可思議的浪漫幻想畫面。我們眼觀四方,蒐羅身旁可以編進故事的人物和景象,就這麼一路走到孩子十歲。
那拾荒的老婆婆、外省來的老大爺、孤伶伶躺在垃圾場上的小提琴……都順理成章的走進了我的小說。這本書裡所有的故事,都是我和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還有我最親愛的爸爸媽媽,他們敘述自己的身世給孩子和孫子聽,我多麼愛聽他們說故事,所以我也說故事給我的孩子聽。
賞析與導讀
紀念每一次流浪
林玫伶(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兒童文學作家)
這本書由幾段流浪的故事交錯織疊組成。
主角愛麗十一歲,跟隨大提琴家的爸爸,從國外便是一個城市又一個城市的搬遷,個性熱情但又孤僻,有著早熟的敏感,不想在「待不久」的地方投入太多感情。
拾荒婆婆生於日據時代晚期,是戰爭下倖存的孤兒,先被失去兒女的鄰居收養,鄰居死後二度被外省流浪漢收養,流浪漢死後便隻身在城市一隅撿拾為生。
這一老一小、一書香世家一目不識丁,兩段完全挨不著邊的生命,先後來到台北古亭社區,成為忘年之交。
愛麗能走進婆婆的生命,起先出於好奇,而後滲入關懷,加上尊重,便有了理解與敬意。
婆婆願意敞開心扉,最初源於「你幫我,我送你」的單純,未料禮物受重視、才華被挖掘,便有了傾吐與交心。
倆人真摯的互動,不但撫慰了婆婆傷痕累累的過去與現在,也幫助愛麗在迷離漂泊的旅程中找到了定錨。
故事的另一條線,是愛麗家人的流浪。
爺爺祖籍安徽,年少時在翻山越嶺上學途中遭土匪抓去,脫困後險遭野豬群奔踏、感染瘧疾等種種不可思議的人生,輾轉來到臺灣落腳。
愛麗的爸爸自小被譽為音樂神童,年少就到美國求學,成為知名大提琴家。和妻子離異多年,經常巡迴演奏,每個城市很少待超過兩年,這次回臺也是因為工作。
愛麗的媽媽是聲樂家,愛麗對她的記憶溫馨美好,但身影模糊、殘破散落,取代的是兼代雙親的保母或家庭教師。
來自不同路徑的生命,軌跡或深或淺,都匯流到愛麗的人生。例如愛麗有爺爺喜好探索的熱情,有奶奶美工手藝的擅長,有父母和爺爺的音樂細胞和鑑賞力,這些造就愛麗的一切都不是偶然,就像她一不小心也會「闖進爸爸的夢」一般。
當一切在某個時間、某個空間相遇時,善良的愛麗以清澈如水的心靈,照映拾荒婆婆的流浪故事。她「鞠躬哈腰」走進婆婆低矮的房子,象徵對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自然流露的尊敬,也因為這股尊重,愛麗才有機會進到擁有彩虹書牆的「魔法屋」,才能領略一個生活在不懂文字符號、沒有時間數字的婆婆,如何散發在絕境中生存的堅毅。
另外,藝術在本書可謂舉足輕重,藝術的力量可以跨越語言、文字、年齡或背景。
例如愛麗全家人費心裝飾婆婆送的娃娃屋,愛麗還因此發現自己其實具有美勞天分;又如婆婆撿到琴弦琴橋鬆脫的小提琴,在愛麗修復後,即興演奏了表現勞動婦女載歌載舞的愛爾蘭民謠,也感染了不曾學過音樂的婆婆隨音符自然擺動;再如婆婆家那面令人驚豔的彩虹書牆,顏色的漸層安排錯落有致,表現了婆婆獨樹一格的藝術品味……。
在這裡,藝術不是高不可攀的殿堂演出,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課堂進度,而是可以直指我心、有血有肉的性情結晶。當愛麗在演奏或布置時投入深刻的情感,那樣作品便顯得生機盎然、能量爆發;當婆婆拾荒時憶著兒時父親的疼愛、收養她的鄰居奶奶的文藝渲染,那些撿拾來的舊書便有了生命,成為不容小覷的裝置藝術。
故事最後以實驗劇場將社區所有人凝聚在一起,婆婆在演出過程中得到療癒與自信,愛麗卸除了她對同學的友誼心防,愛麗家人和社區人士也重新認識——這片土地上微小但堅韌的生命故事。
流浪,也許是人生的不得已,但每一段流浪卻也累積了生命的厚實,值得細細回味,說予後人聽。
如果流浪太傷感,那就好好紀念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