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微生物「發酵」是一種生命表現
陳啟楨教授
這幾年以「酵素」為名的商品(產品)大受歡迎,就像之前的牛樟芝一樣。可是多數的消費者,甚至生產者,對所謂的「酵素」幾乎都是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事實上,酵素正是醋的延伸;若沒有醋的發酵、酸化,就不會有「酵素」存在,當然更不會有這類產品。但在食物的發酵過程中,會先生成酒精和醋,酒精可以進一步利用、製成各種酒;將酒精濃度控制在6%以下(稀釋),在好氧的情況下,經過醋酸菌的作用,可以生成醋酸,由醋酸再製成醋。亦即食物經發酵後,酒精濃度仍高,在非充分好氧條件下,經過長時間靜置,醋酸菌可發酵、轉化成酒醋共存的發酵產物。最後經乳酸發酵熟成,發酵完全停止,呈現十分穩定狀態,其最終產品就是「酵素」。日本人將酵素稱為「Kouso」,指的就是醋的熟成,其味道都是酸的!換句話說,食物發酵後會生成酒,酒會變成醋,醋熟成後可生產酵素;但酵素無法還原成醋,醋更不可能變回酒,其過程是不可逆的,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
簡單說,「發酵」是微生物分泌酵素,對食物進行預分解作用,將生鮮食材的大分子化合物,水解成小分子化合物,以利消化吸收。在發酵過程中,可以累積維生素B群,特別是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2(核黃素)及維生素B3(菸鹼酸),以強化營養功能。微生物發酵還可以分解食材中可能含有的毒化物,例如蔬果中殘留的農藥,降低蔬菜中的硝酸鹽和草酸含量,甚至將毒化物轉化為營養物質。也就是說,微生物發酵過程既具有解毒作用,更能預消化食物、將其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以利消化吸收,因而增加營養。
發酵作用能否順利進行,其根本在於菌種(culture);菌種的字根來自拉丁文cultura,意指「培育」,與英文的「文化」同樣意義。發酵作用就是微生物培育地球上所有動植物,包括真菌和細菌的基礎。因此,若說「發酵」是微生物的生命表現,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微生物發酵無所不在,從世界各地的民間特殊風味(傳統)食品,到現代各種產業化產品,大多數都是利用微生物發酵作用,將大分子化合物(如澱粉、蛋白質、脂肪…等)分解成特殊的小分子化合物(如糖、氨基酸、脂肪酸…等),以供人體所需,有的甚至不用再經過消化系統中的酵素分解,即可直接被吸收、進入代謝循環系統,提供能量或合成身體所需的脂肪或蛋白質,有助於調節身體機能,改善體質,或提昇免疫力等等。這就是坊間許多「酵素」產品(或發酵物)宣稱具有保健養生功效的原因。
其實現在不只與「酵素」有關的產品當道,市面上介紹酒、醋或酵素的出版品也很多,但幾乎都沒有針對釀造流程中的變化加以說明及解析,以致消費者對微生物的微妙作用依舊不明究理,當然更難以分辨好壞真假。本人曾經多次協助產學合作業者,申請經濟部SBIR計畫經費補助,研究具有功能性的酵素產品,對這三者(酒、醋與酵素)的底蘊有清楚了解。因此特別選在離開學界之前,著手撰寫釀造過程中的一連串微生物發酵作用及其變化,特別是酵母菌糖解作用下的酒精發酵、醋酸菌轉化酒精的醋酸發酵,以及酒醋共存、長時間熟成乳酸發酵的酵素產品等,一系列微生物發酵內容;也引介作者與研究團隊所做的植物(醋與酵素)水解液抗發炎、抗氧化實驗研究,證實具有多種保健養生效用。其中,由於酒、醋的存在歷史相當久遠,作為食療保健與防病療疾的資料很多,因此所引用的篇幅稍大。此外,學校開學在即,因忙於將使用多年的研究室騰空、讓給別的教授,有些引用文稿無法仔細消化,只好以類似寫研究論文的方式編整並註明出處,謹向論文作者致謝,並向讀者致歉,如有不周延之處萬請見諒。
2017年元月於南臺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