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魚夫套書《樂暢人生報告書》+《台北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4711225313658
魚夫
天下文化
2017年4月07日
243.00 元
HK$ 194.4
詳
細
資
料
ISBN:4711225313658
叢書系列:
生活風格
規格:平裝 / 48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生活風格
分
類
旅遊
>
台灣
>
台灣旅行
同
類
書
推
薦
鐵道博物館:鐵道與文化的連結器
老牌新潮漫步地圖:老店新情味
我在環島的路上:邊走!邊玩!邊吃!邊畫!【首刷限量加贈:歡樂環島明信片】
《我那23天的徒步環島 台灣朝聖之路》
台風全球擴散ing!台式潮流正式來襲:帶你用心感受最道地的台味,世界唯一的台灣
內
容
簡
介
《樂暢人生報告書》
魚夫手繪,重現日治時期台灣七大經典火車站:
基隆驛、台北驛、新竹驛、台中驛、嘉義驛、台南驛、高雄驛
味蕾,有助於喚醒腦細胞裡封存的生活片段;
昔日建築,則讓我們回味過往曾有的美麗。
魚夫帶你全台趴趴走,看建築、吃美食。
深入走訪各地舊時風情,感受老城底蘊深厚的人文與歷史。
台灣是個寶島,集南北珍饈、天下之精華。魚夫年過半百後,開始樂暢人生,全台趴趴走,吃小吃,也看建築(那些被拆掉的,魚夫畫回來了),深入走訪各地舊時風情。講的不只旅遊、美食,而是用一個實在生活者的眼光,來感受老城底蘊深厚的人文與歷史。
書中收錄魚夫精細手繪七座古早火車站(基隆、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以此為骨幹,探訪多元美食小吃及老城建築身世,並配以豐富手繪圖,加上親自拍攝與剪輯的影片(掃描書中各篇QR Code即可連結看影片),閱讀文字之餘,還能立刻飽覽當地風光,細細品味老城舊事。
史無前例,七大市長,手牽手推薦!
台北市長柯文哲:有人問我你今晚吃了什麼?我常回答:反正就是醣類、蛋白質、脂肪之組合而已。我是完全和美食扯不上關係的人,結果這本書我竟然一口氣從頭到尾讀完還津津有味。
基隆市長林右昌:閱讀本書,就像跟著魚夫大哥一路描繪、品嘗、賞味台灣,讓人心神嚮往,也讓人食指大動。
台南市長賴清德:(本書)從台灣頭走遍台灣尾……手繪台灣日治時期七大火車站,深入淺出介紹台灣常民小吃飲食文化……匯聚成這本圖文並茂的祕笈。相信讀完之後,可以大增對台灣飲食文化的功力。
高雄市長陳菊:乍看,這是一本名人導覽的類旅遊書。……一讀之下,很驚豔。
嘉義市長涂醒哲:展書閱讀,就像品嚐一杯富有層次感的好咖啡,凝香回甘,覺得身在台灣是如此美好呢!
新竹市長林智堅:一場場圖文並茂的知識性饗宴,讓人由衷體會,真正品嚐美食,不只於味蕾的感動,背後的故事,讓滋味更豐盈深刻。
台中市長林佳龍:魚夫以全國七大驛站為經,地方知名小吃為緯,追本溯源,令人恍然大悟,台灣土生土長的融合文化從何而來。
(依來稿順序排列)
《台北城》
日本時代的臺北老建築、古早味,
說一段你一定要知道的臺北城老故事。
臺灣第一間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如今隱藏在現代玻璃帷幕之下;
美麗的撫臺街洋樓,則有一段令人心碎的往事……
這是你不知道的臺北老城,
你每天走過,卻不知道身邊俯拾皆是的故事。
翻開本書,看見老臺北的美好往昔。
※附日本時代手繪歐風街景拉頁圖、小旅行建議路線圖
魚夫老師讓臺北的「文化層」再現。等不及展開文化之旅嗎?這本書,就是您的出發點!──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專文推薦
走入日本時代的臺北城
一八九五年臺灣割讓予日本,從此,臺北成了一個和洋並存的城市:臺灣鐵道飯店、吾妻旅館、臺灣書店、菊元百貨、西門紅樓、臺北高校等。歲月更迭,有些建築如今還在,更多的建築,則因戰亂等種種原因而毀壞,或被拆毀。魚夫多方走訪,並參閱無數文件資料與老照片,將有著歐洲街景般的老臺北畫回來。
你在臺北生活,你去過臺北,但你可能忽略了身邊的故事。走在西門紅樓、喝一杯酸梅湯,都有動人的故事。翻開這本書,重拾臺北城的昔日風華。
書中每篇文章都有魚夫親自拍攝與剪輯的影片(掃描書中各篇QR code即可連結),閱讀文字之餘,還能身歷其境,回憶老城舊事。
目
錄
《樂暢人生報告書》
推薦序� 跟著魚夫大哥一起描繪、品嘗、賞味這些城市 基隆市長林右昌
推薦序�火車站、小吃、歷史 台北市長柯文哲
推薦序�來場魚夫樂遊饗宴 新竹市長林智堅
推薦序�創造台中饗樂印記 台中市長林佳龍
推薦序�美好台灣,幸福在此 嘉義市長涂醒哲
推薦序�台灣人共同的記憶 台南市長賴清德
推薦序�台灣小吃大學問,笑談台灣移民生活史 高雄市長陳菊
自序�樂暢人生,我畫故我在
重繪台灣經典火車站的極品──基隆驛
台灣基隆廟口吳家?邊趖PK中國福州鍋邊糊──父親鍾愛的美食
人生還有什麼比得到母親的歡顏更快樂的事嗎?──記宜蘭市北門口蒜味肉羹
食飯[tsiah-pu?nn]配滷卵[loo-nu?],來去吃宜蘭的辦桌菜
重繪日治時期台北驛,這棟被拆了!
近代台灣民主發展史,就從這裡畫起吧!──重繪日治時期的屈臣氏大樓
族群融合,早就在這碗牛肉麵的相同喙斗裡了。
巧遇小籠包,獨思台灣味!
無米粥,無米樂,人生當思減法而不是加法
如此優雅的自來水博物館卻隱藏著世紀的大謊言!──誰是台灣自來水之父?
品味是一種偏執。說自家烘焙咖啡
手繪台北濟南教會──憶柏楊
要談飲食文化,屠狗輩吃的才「腥臊」[tshinn-tshau]啦!──肉骨茶、油粿、菜粽
煠寡麵吃過嗎?這只有在台灣才吃得到!
神天自有大乘除──細說蔥抓餅
有百年牛肉店,那百年前台灣人就不避諱吃牛肉?──台灣百年牛肉傳
千古風流人物passe 矣,還看今朝,所幸扁食還在!
呥呥而?,鄉鄉而飽的小確幸──台、日咖哩簡史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來畫剝皮寮。
重繪日治時期歐陸式風格的新竹驛
台灣最美麗的地方政府建築──國定古蹟原新竹州廳
肉丸還是肉圓?槓丸、摃丸、貢丸哪個對?
良心與耐心,只不過為了要喝一杯天然冬瓜茶
重繪日治時期式樣建築的經典作品台中驛
重繪台中宮原眼科,並說兩則白賊故事
爌肉、焢肉,從簡不從俗,來說炕肉飯
筒仔米糕是台灣創作料理,油飯不要來米糕[siunn] ──台中清水王塔米糕
口味都可以融合了,土地認同應該也不難吧?說台中清水?麵一條街
彰化鄉親啊,不是拉仔麵,應是搦仔麵
台灣蚵統一了福州爹,所以叫蚵爹
?鱟桸不知飫!說鱟
重繪西螺大橋推手李應鏜先生故居建築立面圖
三日無餾, 上樹。大家來溫習九層粿
重繪嘉義驛昔日風華──這裡不應再是火車站,而應該是和平紀念館
這不是歐洲,而是日治時期在嘉義;這不是博物館,而是菜市場!
台語少說糕,都說粿──說粿仔湯
砂鍋台語叫狗母鍋,砂鍋菜本土、外省口味也多元!
邊畫邊罵沒讀冊兼沒衛生的國府──重繪台南驛
傳說中的四道府城阿舍菜再現江湖!
台南傳統滷麵是開漳聖王當年的創作料理哦!
您請享用,我來講古:五柳居不是五柳枝。
日本人有泡麵吃,要感謝中國伊麵?
清潔溜溜吃虱目魚頭而不被簎到的五招祕技大公開!
千里蓴羹看不懂,浮水魚羹才是台灣人正解!
?、浸、焙、滷──詳解人工炸豬油
飲食文化的再提升──說土魠魚羹
灶孔炰鱔魚,實不相瞞說料理
咱們一生中的兩個大老闆──小丰川麵店
我的青春,我的夢──高雄驛
還我六合夜巿!高雄張家台南府城擔仔麵
說面帕粄──巧遇阿城粄條,美濃人文學家吳錦發也說讚!
東港有三寶,且聽魚夫Buboo!
烏魚是台灣的烏金
不只家鄉味,連老闆說話的腔調都很像!東港肉粿
《台北城》
推薦序 行過鐵枝路,返來臺北城 ?文化部部長鄭麗君
作者序 走過殖民,邁向文明 ?魚夫
臺北驛──來去城內???哦,火車站集合!
│食│日治時期的鐵路便當長什麼樣子?
臺灣鐵道飯店(新光三越、前大亞百貨)──如果不是被炸毀,出了台北車站就會被她的雍容華貴所震懾!
三線路(北線)──鄧雨賢、周添旺「月夜愁」歌曲的靈感來源
臺北消防組?所(城中消防隊)──臺灣打火隊的開基祖
表町通(館前路)?
表町──館前路不只管錢路而已
吾妻旅館(H&M平價百貨)──單親媽媽勇闖臺灣的故事
第一家華南銀行──戰後乾坤大挪移的金權遊戲
臺北警察會館(南陽街十五號)──一則黑吃黑的故事
│食│邊喝咖啡邊聽用土地把總統府包起來的故事──NOTCH咖啡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現屬土地銀行所有)──日本政商合作結構裡的殖民經濟
本町通(重慶南路一段)
攝津館(華美大飯店)──重慶南路導覽開步走!
│食│從粥粉麵飯到餅粥餃麵──華北菜來台灣
臺灣書店(和昌商旅)──臺北城內歐風街景的源起
專賣局臺北支局(彰化銀行)──台灣人不可不知的二二八事件現場
太陽號書店(臺灣商務印書館)──從前去哪兒逛書店街?
還原重慶南路一段單號漢口街到襄陽路了!
還原重慶南路一段單號襄陽路到衡陽路!
│食│逃難的滋味──明星咖啡
還原重慶南路一段雙號二號到一○四號的本來面目
日本生命保險株式會社臺北支店(第一金控總部大樓)──走了豺狼,來了虎豹
三十四銀行(華南銀行)──淺談日治時期的銀行建築
新高旅館(中華郵政重南郵局舊址)──日治時期到臺北投宿注意事項
新高堂書店(東方大樓)──日本時代臺灣最氣派的書店
?利茶舖(星巴克)──要知臺灣史,從這店主的日記讀起
│食│民間總督的店──?利茶舖
大倉本店(正中大樓)──刻意設計的總統府入口意象
西尾商店(金石堂書店)──來說臺灣人學翕相
三葉莊旅社(衡陽路一號)──城市的身世只能在書本裡面找了!
│食│公園號酸梅冰
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國史館)──臺灣的郵政電信很早就開始了!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國防部博愛大樓)──臺灣人何時有電可用?
總督府圖書館(國防部博愛大樓)──一九一五年臺灣已經有座劇場式現代圖書館了
總督府電話交換局(中華電信博愛服務中心)──一八九七年臺灣就可以打電話了!
臺灣商工銀行(延平南路第一銀行)──阿婆浪港、落跑式建築
撫臺街洋樓──古蹟修復了,卻不敢說它的故事
│食│天婦羅與關東煮──城內的日本滋味
榮町通(衡陽路)?
臺北銀座──來去日本時代鬧熱滾滾的榮町逛逛喲!
菊元百貨(衡陽路國泰金融大樓)──臺灣第一家大型百貨公司
臺北榮町通(衡陽路)北側街屋全景畫回來了!
臺北名所榮町通南側──畫家鄉原古統筆下的日本時代繁榮街景
│食│從前的城內上海味
西門市場(西門紅樓)──日本時代的菜市場長得像歐洲博物館
臺北稻荷神社(今成都路一帶)──來看日本時代求財祭典的盛況
新世界館(新世界商業大樓)──日產變成黨產,還拿來當包租公的國民黨
臺北高校(國立師範大學)──這裡是培養精英中的精英的搖籃
臺北第一高等學校(建國中學)──這所學校因為有紅樓而令人感受到歷史的久遠!
建功神社(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當日本建築美學遇上中國文藝復興
臺北放送局(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天皇戰敗詔書放送在這裡,二二八事件號召抗議也在這裡!
北一女──日本時代女人受什麼樣的教育?
中華民國駐臺北總領事館(中山北路二段一一二∼一一四號)──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食│拉麵、意麵和替玉
中央研究所(教育部)──日治時期臺灣學的重鎮
臺北市役所(行政院)──何以日本人五十年蓋下來的官廳舍還不夠用?
第二高等女學校(立法院)──為什麼我們的國會好像一部拼裝車?
七星郡(立法院青島第二會館)──本來是座歌德式建築!
│食│不必朝野協商就達成的美食共識──青島第二會館前的牛肉麵
序
《樂暢人生報告書》
自序
樂暢人生,我畫故我在
從父親買給我第一面小黑板起,我就愛上了畫畫。念小學時,每遇繪畫比賽經常奪魁。上了國中,被美術老師挑中,成了課外繪畫班的成員,每天升旗前都得練素描,偶爾不依規定午睡,繼續畫。就這樣傻傻的畫了一、兩年,三年級開始分組,那位啟蒙恩師竟然早就看出我的方向──看故事畫圖。
我沒有如預計的考上師專美術科,不過愛畫畫的本能沒改變。上大學後開啟了時事漫畫的人生,大二進入《中國時報》,一九八九年,以《自立晚報》上刊載的作品獲得「吳舜文新聞漫畫獎」,是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漫畫家,區區在下果然是看故事畫圖的料。
可是後來我又轉入電視圈變成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其實我還是愛畫畫。主持節目時,來賓說得口沫橫飛,鏡頭前我的表情專注,桌前幾張白紙振筆疾書,彷彿用心記錄來賓發言,下節目後一看,已經畫滿了好幾張紙。其實那些名嘴的肚子裡有什麼迴蟲,不用問也知道他們要講什麼,索性來畫畫。
台灣電子媒體其實很弱智,我總覺得是表演事業,非我人生志業,於是毅然決然離開。忽然就年過半百,心想這輩子到了最後一次的抉擇,不能再塞在車陣裡只照著既定路子走一步算一步,不然很快就要老朽了,於是決定繞道而行,果然看見彩繪的世界!
我本是畫漫畫的,知命之年後也只剩老狗的把戲,終於可以專心致志的畫畫。起先是畫起食物,不過非為嘴饞貪吃,而是想徹底了解台灣的飲食文化,但不愛寫意,唯力求逼真,如此才能參悟一花一世界之美;我又去念了個五年的建築博士班,雖然一事無成,但真心愛建築,不如就動手來畫。這愈畫愈起勁,食衣住行全畫了進來,好像在畫當代的清明上河圖,將生命接續先民和留傳後代,所以說:我畫故我在,如此人生,才叫樂暢!
如今到處拋拋走、蠕蠕趖,便將遊記用筆畫出來,不過卻懶得開畫展,此生是否成就個「畫家」之名倒也無所謂了。我當過報社主筆、電台主持人、電視台總監、動畫公司董事長、大學教授等等,想來富貴如浮雲,成就功名之後,該是來盡點心力回饋社會,但不必質疑「幽僻處可有人行?點蒼台白露冷冷」,就集結成冊和讀者們分享。繪圖之外,我又拍攝了許多影片,製成QR Code,用手機下載掃描App就可以看到我當時訪談的影像。所以這不單是紙本而已,還是多媒體書。當然,拜網路之賜,要找作者直接互動,也不要忘了我的FB粉絲專頁,作者隨時候教。
魚夫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yufufans?fref=ts
《台北城》
作者序
走過殖民,邁向文明
這本書,是我發願花費十年時間,將曾經存在臺灣的美麗公共建築,與獨特飲食文化畫回來的嘔心泣血著作之一,範圍是所謂日治時期的臺北「城內」部分。
一八九五年,臺灣被清國政府割讓予日本,在日本統治的五十年間,臺北城乃總督府所在,最為繁華,也是臺灣進入現代文明的伊始。當然,日本人在臺的建設是以殖民利益為目的,並非為了讓臺灣人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而今臺灣人早已當家作主,回頭去探討這段走過殖民、邁向現代文明的過程,是要建立我們自己的史觀,重建曾經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事實。
建築是一個世代藝術思維的總成,台灣建築除原住民、荷蘭、漢文化閩南形式外,仿巴洛克風、Art Deco、和洋混搭、辰野式樣、折衷主義,乃至於現代主義等都曾出現,無異刻劃了一部美術史,且需要以具體工程展現時代的技術與城市規劃能力。因此我所繪製的對象,以重要卻已消失的街屋及公共建築為主,如車站、圖書館、書店、電力、郵政、電信、水利??等,這才能一窺人民生活的文明程度。
十年的製作期限,是因為在繪製的過程裡必須閱讀的資料量非常龐大。譬如在歷史建築上,除了參考模糊的舊照外,還須參酌存留的工程資料,盡其所能恢復舊貌。如此日有所思,竟夜有所夢,醒來就是能將片段的街屋照片排列順序,忽有所悟的拼湊回來。如此夙夜匪懈,不出十年,大概就廉頗老矣。
由於每張圖都必須精工為之,年過半百眼力不勝負荷,除了建物外,周遭花草樹木與人事物都得努力辨識,再以漫畫形式表現出來,盡量模擬那個時代的氛圍;有人提議,何不以3D呈現?3D製圖需要平立剖是一難,另外,生成圖面雖然是容易許多,只是少了手感,就缺乏人味了。
城內本是日人活動的範圍,終戰後,戰敗的日本人只能帶著當時一個月的生活費返回,所有財產都得留下來。國民黨政府敗退來台,伴隨著大量逃避中國戰亂的災民,城內成為新統治者棲身之地,當然也帶來了新的飲食習慣,於是形成了戰後台灣飲食文化的豐富性與獨特性,值得大書特書,我竭盡所能畫出其間的美味來和大家分享。
這本書裡每篇文章之後都有個QR code,照例用手機掃描就可以看得到當初記錄調查訪問的影片,即刻帶領讀著飛往現場,達到虛實合作的效果。
其次、每篇文章也提供了「關鍵字」,一旦要深入該文,即可由此找到更詳盡的資料。
第三、要找到作者來回應,或者今後要獲得更多資訊,除了到臉書上尋找「魚夫」粉絲專頁外,也可以來參加魚夫的Line@帳號,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一對一的對話了,專屬ID:@yufuhome,但無誠勿試。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台灣百年市場:從北到南,和魚夫一起探看25個流轉百年的菜市風華
2.
台灣百年市場【作者親簽&限量加贈獨家「百年市場珍藏卡」3款】:從北到南,和魚夫一起探看25個流轉百年的菜市風華
3.
大高雄時空散策:建築與美食
4.
桃仔園,漫步遊
5.
竹城漫遊 美感治理的城市
6.
臺鐵風華.百年一瞬:歲月淬鍊下的經典車站及古蹟建築
7.
魚夫人間味:邊吃邊說四十年
8.
雨的布魯斯:咱的基隆好生活,臺灣頭巷內底的故事
9.
臺南巷子內:移民府城10年,細說建築與美食
10.
臺北食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