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藥食相輔,美味帶來健康
藥膳,形成於傳統的中藥學精粹基礎之上,將中藥和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在食用中發揮其保健和治療作用。它最大的特點是「寓醫於食」,既將藥物做為食物,又用食物輔以藥效,二者相輔相成;既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又能讓良藥不再苦口,從而達到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的作用。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自我保健的觀念也日益提升,以藥膳來防治疾病的方法越來多地受到人們的青睞。
在中藥材中可供做滋補品和食療藥膳的有500種支捉,佔全部中藥材的1/10。藥膳是將中藥與食物相搭配,經過加工,製成色、香、味、形俱佳的食品。這些特製的食療藥膳,可以做成菜餚、點心、小吃、糖果、蜜餞等形式,不勝枚舉。
藥膳講究的是透過飲食調整人體機能,並提升人體免疫力。藥膳所使用的原料,能在食物中充份發揮其防病治病和健康養生的顯著效果。因此,藥膳透過特定的配方不僅可以達到治病的功效,更可以透過調和陰陽、增補虧虛等方式,來提升人體免疫力,以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作用。
進行膳食搭配時,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健康狀況、患病性質、季節時令、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來確定相應的食療原則。這樣,既能將藥物做為食物食用,又可以賦予食物以藥力,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現在的藥膳在傳統中醫學的基礎上,又吸取了現代營養學及烹飪學的精華,即「藥借食味,食助藥性」,滿足了人們「厭於藥,喜於食」的天性;且各類食材及藥材種類繁多,可任意煎、炸、燉、蒸,滿足了人們各種不同的口味及要求。
藥膳是中醫的一種延伸,透過袪除人體的「邪氣」,進而達到標本兼治的療效。藥膳講究「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膳食搭配原則,既能滿足人們的飲食需求,又可以滿足營養與保健的要求,具有治病、強身、抗衰老的作用。因此,用藥膳來保健養身、延緩衰老明顯要好於一般用藥。
很多疾病發生時或在發病的某個階段,用藥膳或食物為主加以治療具有顯著的效果,膳食療法是臨床綜合療法中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內容。傳統中醫認為食物的四氣、五味、歸經、陰陽屬性等與人體的生理密切相關,我們可針對症候,根據「五味相調,性味相連」的原則,以及「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法則,用性味相關的食物和藥膳來治療調養,以達到治病康復的目的。
推薦序
中醫自古以來即有藥食同源之說,人身體不適,先以飲食療法,必要時才訴諸藥物治療。藥物有五味、四氣,人有寒、熱、虛、實,以藥物之寒、熱、溫、涼調整人體之寒、熱、虛、實,所謂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涼之,涼者清之。
現代人生活作息不正常、工作壓力大,加上缺乏規律運動,因此各式文明病常找上身,而為解決此困境,除在飲食上,採低鹽、少油外,也常選擇藥膳調養。市面上常見各式藥膳調理包、養生藥膳餐廳也如雨後春筍般展店,薑母鴨、人蔘雞、當歸鴨、何首烏雞、四物湯、四神湯等成了現在人養身之首選,唯一般民眾苦無這類書籍作參考、自行製作。
本書作者北京市中醫醫院吳劍坤主任、中醫康復專業委員會張國英主任等,從事中醫多年,觀察一般民眾,常使用藥膳來養生,但錯選適合之產品,因此將《本草綱目》中常用之72種中藥,配合45種日常食材,組合成222道滋補藥膳及中藥茶飲,以精美彩色圖片解說,依中藥功效分為九大章節介紹,內容包含病因探究、症狀剖析、藥材之功效說明、性味歸經及注意事項、藥膳之材料、作法、功效等,並附上本草綱目之詳解,使民眾可輕鬆依據藥物療效查詢所對應藥膳,也對食用藥膳本身療效有一定之了解。
審閱初稿,全書以彩色印刷,圖文並茂,更提供食材藥膳速查索引,方便一般民眾自行在家製作藥膳,作養身保健用,值得廣為推薦,本人感佩作者群提供中醫藥豐富之經驗,也感謝編輯團隊之美編,使本書更加出色,便於閱讀,成書即將問世,樂為本書題序推薦。
中國醫藥大學 張永勳 教授
201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