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序
戚嘉林博士對兩岸歷史及台灣史研究之造詣,早己久聞。十餘年前,余因戚君參加“中國統一聯盟”,有幸與渠結識,旋併肩戰鬥在島內反獨促統的一線迄今。期間統派各項活動,戚君皆勇於參加,實心戮力。此次承戚君之請,為渠新著《坎坷復興路》作序,樂於從命。
?? ?
戚嘉林博士原籍湖北,畢業於輔仁大學、文化大學經研所、獲南非首都Pretoria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目前仍在台北的世新大學兼任授課。戚君雖為島內外省二代,醉心中國近代史,但於台灣四百年信史的研究更是獨到,故余對戚君莫名好感。
值此中國共產黨建政70周年之際,吾人重新回顧1949年10月1日建政的意義,一、中國人民選擇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新民主主義運動在中國歷史實踐的總結,二、在貧困艱苦強敵環伺的國際和社會條件下,中國人民通過自力更生在艱苦奮鬥的實踐過程中,經歷曲折摸索的道路,帶領當年一窮二白的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中國民族現代化新長征道路。三、從人類社會和國際社會的發展來說,中國標舉社會主義旗幟走出來的光輝成就,為處於西方帝國主義霸凌的第三世界國家人民,提供了學習參考的指標。在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上,此一堅持社會主義理念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中國實踐,為馬克思主義指引的國際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帶來了現實性。
歷史與政治是交叉影響,難以切割,在台灣如果不理解中國為何走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康莊大道,自然就會被分離主義史觀所誤導,走上反共反中到台獨的錯誤道路。眾所周知,任何的分離主義運動,其反動意識核心就是謬誤歷史記憶所衍生的仇恨。故論者咸認為“台灣史”重要,諸不知使台灣社會“認識近代中國”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前者。年初余和戚君在香港與中評青年對話時,本人就提出“我們現在談歷史,不能只談臺灣和大陸具有歷史紐帶的關係,也要把中國現代化走過的路鮮明地告訴年青世代”。
故余拜讀戚君大作,至感欽佩。因為《坎坷復興路》就是將這70年中國大陸艱苦奮鬥完成現代化所走過的路,鮮明地告訴台灣社會,告訴台灣年青世代,與本人想法不謀而合。全書將中共建政70年分為改革開放前30年與改革開放后40年,歷數其間過程變化並包括國防建設的巨大成就。全書是兩岸三地學者的所思文集,計香港2篇、內地12篇、台灣25篇,全書並特別介紹這70年的發展過程中,也包括台灣的貢獻,例如台灣經濟學者於改革開放初期對內地經濟轉型的獻言獻策、及台商參與改革開放的全過程,體現在祖國70年的坎坷復興路上,有台灣同胞的參與,台灣同胞並未缺席,從而深化兩岸70年來歷史記憶的連結。
戚君剛自“中國統一聯盟”主席卸任,四年來戚主席勤走基層(共七個分會)。在統盟每年傳統的各項重大活動中,戚主席團結統派與台灣各界更是不遺餘力,辦得有聲有色,並突破以前主流媒體不予報導的政治禁忌,從而提升統盟社會知名度,交出亮麗的成績,有目共睹。
戚主席從事統運多年,實務中粹煉,深知兩岸歷經70年的分斷治理,台灣社會對中國大陸太多隔閡。為此,戚君立足於國族高度,籌劃十個月,《坎坷復興路》對中共建政70年的論述,蘊育宏偉,擲地有聲,填補島內統派論述不足之處,前沿性的引領島內深入“認識近代中國”,填補台灣社會對中共建政70年間巨大成就及其發展過程的認識空白。故余特別推薦這是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希望與大家分享!
?
吳榮元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
2019年8月4日於中國台灣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