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抱怨絕對有用,但只限以下三種情況
「我不行了……。」相信大家都曾說過這類的洩氣話。
不論是誰,都曾嘆息或說些自卑的話,如:「如果我有才能……。」或者把憤怒或焦慮情緒宣洩在他人身上,如:「不覺得很怪嗎?」、「不可以這麼做!」這種情況也不少。
甚至有時會在他人背後說:「都是那傢伙害的。」
像這種沒把洩氣或憤怒等的負面情緒隱藏在內心,直接脫口說出的話,就是所謂的「抱怨」。其實,抱怨對我們而言,並非全是壞事。
例如,向好朋友抱怨公司之後,心裡會覺得很痛快;和老朋友重逢,把對家裡的抱怨一吐為快之後,對方總是能感同身受……相信任何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可是,當抱怨說得太多的時候,就沒用了。事實上,抱怨只有在下列情況下才有用:
● 不重複同樣的抱怨。
● 不要每次跟別人見面就抱怨。
● 不能天天抱怨。
也就是說,覺得自己「最近好像經常抱怨」的人應該多加小心。為什麼?因為抱怨對聆聽者來說,一點都不輕鬆、愉快。太多的埋怨跟牢騷,甚至會傷害到人際關係。「怎麼你又在抱怨?」有人就因為這樣而被對方討厭。
而且人在發牢騷時,往往會一時疏忽大意而越說越多。
因為我們總是沒辦法在「避免說得太多」前,停止抱怨。一旦埋怨到停不下來,那麼負面情緒也會越激動。
於是人們陷入「抱怨變多→負面情緒高漲→再次抱怨→情緒更激動→抱怨無法停止」的惡性循環中。也就是說,若抱怨變成習慣,幸福就會離自己越來越遠。
所以,要讓人生好轉,不光是要減少抱怨,停止抱怨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可是,停止埋怨,並不像嘴巴上說得那麼簡單。因此,我們必須掌握訣竅,以改變某些觀念。如此一來,即使過去曾對某些事物感到不滿,現在就不會再想得那麼嚴重跟介意,有時也能輕鬆面對。甚至能從不滿中,挖掘出有助於實現夢想的線索。
只要掌握訣竅,連負面情緒也會有所收斂。如此一來,不滿就會消失,人們更能積極的面對人生。心情變得開朗之後,即使不刻意壓抑,仍不會再有抱怨。
推薦序
抱怨不是壞事,但只會抱怨也不是好事
臨床心理師�蘇益賢
看完電影,你和朋友離開電影院,兩人沈默不語,但彼此心知肚明。最後,你終於脫口而出:「也太難看了吧!」然後開啟了一連串的抱怨。在對談之中,你們一邊分享感受,也一邊讓對方知道:「你的感受,我懂!」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十分常見。不過抱怨卻比我們所想的還要複雜。若我們仔細深思抱怨裡的「潛藏訊息」,多半都能發現:每個抱怨裡頭,其實都藏著「未被滿足的期待」。
透過埋怨,期待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被巧妙的包裝起來。畢竟,對溫良恭儉讓的華人而言,把話說清楚,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告訴我們,若能善用抱怨,就有機會從中找到改變的鑰匙。
當然,除了透過他人的抱怨來認識他這個人之外,每當我們碎念、抱怨時,也都是趁機了解自己的好時機。這種情況下,抱怨就是一樣實用的工具。
不過,抱怨也可能轉瞬間就變成了「過載的負能量」。回想你我身邊那些「總是抱怨、只會埋怨的人」吧!超載的負能量,不但把自己搞得烏雲罩頂,時常也讓身邊的人跟著愁眉慘霧起來。這時,又該如何減少抱怨呢?
心理學家發現,像抱怨這樣的負能量,與其嚴格的抑止或禁止,「疏通」這些能量反倒是更有效的。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想用抱怨的方式說出某些話,那我們可以怎麼說呢?
在植西聰的《好好抱怨》一書裡,便提及了這些議題。除了帶領讀者深入認識抱怨之外,我特別喜歡的地方是,作者展示了許多具體的例子,讓我們知道,原來將抱怨「換句話說」之後,可以帶來多麼不同的影響。?? ?
「抱怨」這種常見的壞習慣,其實是人性的一部分。既然避不開、躲不掉,何不妨趁機思考:這種的行為底下,到底透露了什麼訊息?而我們,又能如何藉由這些訊息來更認識自己與他人。
藉由本書引導,相信讀者們能慢慢跳脫「抱怨只是壞事」這過度簡化的思維。若願深入檢視,我們往往能看見抱怨底層蘊含的更多訊息。在理解這些真正的訊息後,我們才能發現,我們真正該說的是什麼,將這些話好好說出口,才能讓生活因此開始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