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以12個新北市在地生活故事的私房旅遊路線,帶領遊客體驗領略新北市深度慢遊的美。以四大主題:生態山林、鐵道祕境、河海風情及文創風情等,深入介紹新北市12條路線遊程,書中並搭配手繪地圖及描圖紙,讓讀者除了參照路線造訪外,也能描繪自己的私 ...更多
台南,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地理與人文環境,好山好水,孕育出台南富饒的農漁產品,而歷史人文條件與背景,更造就出獨一無二的美食文化,激盪出無限創意,台南人以用心的態度,古法的堅持,手作的精神,一步一腳印打造出令人驚艷的創意設計,以及無與倫比的美 ...更多
在積極推動自然保育的曹縣長全力支持下,我們研究團隊的努力讓小琉球的螃蟹類 (Brachyura)紀錄增為25科116種,含15種台灣新紀錄物種,其中有1種命名為慕迪琉球蟹是世界新物種;歪尾類(Anomura)含寄居蟹也增加達5科31種,其 ...更多
美崙溪是花蓮市的生命之河,宛如城市臍帶, 孕育東部首善之區的文化、都市發展。 ...更多
「教育」是傳遞人類文明成果的途徑之一,透過「教育」,我們才得以學會先民的智慧累積與對環境的愛護與珍惜;為了使正確的觀念根深蒂固,教育必須從孩子身上開始,日積月累、這些正確的觀念在孩子成長的同時,也會隨著孩子更加茁壯;世界遺產的觀念對於金門 ...更多
金門,在我國歷史上的軍事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因著瀕臨大陸、面向遠洋的地理位置,從明洪武年間設治以降,在不同時期的戰爭中,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對於現居金門的民眾來說,較為熟悉的戰爭是民國38年政府遷台後,在金門陸續發生的大小戰役(如八二三砲 ...更多
臺南是臺灣第一個城市,悠久的歷史、薈萃的人文,總有訴說不完的故事。而濃濃復古、懷舊的巷弄文化,是遊客對臺南最深刻的印象之ㄧ,許多位在巷弄內的老屋化身為咖啡館、服飾店、小餐館、書店等,身處其間,彷彿時間凝結,遺世獨立。本書八十家臺南老店的傳 ...更多
熱情的日光與蔚藍的海岸線,夏日裡總是向眾人招手,一起拋卻溽暑的炎熱奔向大海的懷抱。深入中央山脈蜿蜒至屏東的南北大武山,滿眼蒼翠的山林拂來涼風,讓林間芬多精浸潤您的呼吸。一山一海,環抱著豐饒的平原地區,孕育出多樣的人文與自然風貌。
介紹臺北市14處夜市及3處特色市集,提供實用性、可看性的資訊。
臺南文化叢書系列書籍具計畫性和系統性的整理相關文獻史料,針對各主題進行探討。 本叢書第2輯10書主題為:臺南傳統道壇研究、臺南老神明會研究、臺南傳統法派及其儀式、臺南職業陣頭研究、臺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臺南 ...更多
本手冊遴選臺灣文學作家葉石濤先生150篇小說中提到的95個府城文學地景,整理成3條文學踏查路線,藉由精心蒐錄的景點照片,搭配摘錄的小說文本內容,透過實際的文學地景走訪,使一般民眾能更深入了解和深刻體會作者筆下的府城之美。
將3項已登錄為臺北市的民俗─「台北霞海城隍廟五月十三迎城隍」、「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與「台北靈安社神將陣頭」,有關其整個迎神祭典的由來,繞境路線,遶境的相關文物、民俗跟它們的特色及活動過程,進行完整之觀察、拍照、記載與說明,並編輯成出版 ...更多
介紹臺南市通過農村再生社區
《龍眼奇緣》以國中生為主角,以鹽埔國中、鹽埔鄉鄰近村莊、大武山、隘寮溪、圳溝與小土地廟、堤防畔的養鴨寮等為舞臺,敘寫少年成長過程中的追求與失落,包括理想與志趣、友情與愛情、聯考壓力、師長期望、農村生活、賽洛馬超級颱風等題材。引人回首少年十五、十六時,筆觸活潑 ...更多
這是一部充滿濃厚文化地理學的文學書寫,郭漢辰聚焦在185線的山下景象-那些以大武聖山為信仰、神話與生活的核心,所形成的聚落歷史與景致。他以身體中的通感,包括眼、耳、鼻、舌和觸覺,敏銳地從表象的風景深入探索排灣和魯凱的社群、文化、歷史、藝術與人物,使這部文本不 ...更多
回顧陳冠學的一生,他遠離塵囂,回歸田園達三十餘年,從未半途離開或潦倒以終,而是隨順自然,積極且正向地完成自我。本書由知名作家周芬伶主編,集結了心岱、余昭玟、郭澤寬、陳文銓、陳文發等人的論述,為陳冠學的文學一生留下詳實周全的剖析,藉由此書讓讀者得以識得這位屏東 ...更多
若能跟著火車閱讀這片大地的美好,肯定會發現,傳唱了八十多年的詩歌,依舊無怨無悔地在阿猴平原上多情地唱著,每當火車穿梭高屏溪,聽著下淡水溪鐵橋發生鏗鏘有勁的歡呼聲,離南國的美麗小車站越近,離家也就不遠……。這本書,是寫給永久駐守在屏東土地上的小火車站們的深情情 ...更多
阿朗壹古道所在的海角,為中央山脈與太平洋交會之地,青山無路,煙波浩渺。歲月在此無限靜緩,而風,卻顯得過於氣盛,時而撩人衣衫,時而奪人巾冒;那因風掀動的層層波浪,年復一年,亙古推送不息的潮歌,彷彿殷勤吟誦隨人解讀的禪意。如今走在阿朗壹古道上,古道的風依然吹送舊 ...更多
臺中市政府為弘揚工藝文化,鼓勵從事各類別工藝創作與傳承,自93年舉辦「大墩工藝師」審查機制以來,已成為國內頂尖工藝家爭取肯定的絕佳平臺。今年共有來自全國29名頂尖工藝家激烈角逐,經過縝密嚴謹的審查評選後,由呂圭詮、雷安平、劉志宏等3位傑出 ...更多
原住民大多缺乏文字,部落文化多以口傳為主。所謂口傳文學,是部落長者或在日常生活中,或在農耕狩獵時,或在閒暇之餘,所表達出來的各種氏族傳說、生命禮俗、信仰禁忌、生活哲學---等,可說是維繫一個族群存續的經驗傳承而代代相傳。隨著部落長老的逐漸 ...更多
桃源美展歷經三十多年的育成與變革後,逐漸從地方美展的質性,擴展成具有全國性美展規模,深厚全國各地創作者支持與矚目,徵件制度也日益趨於完備。一路走來,記錄著臺灣傳統藝術的發展與創作趨勢,現今參展作品創作的媒材與表現形式都已呈現傳統與當代交融 ...更多
屏東文化處身為地方上文化保存及傳承的舵手,為推廣文物保存維護的觀念,以專輯的刑事紀錄古物的保存維護過程。歷史是人類生活的紀錄,文化是歷史運行的軌跡,文物則是不同文化所孕育出來的產物,見證且留存了各文化原始而美好的印記。珍貴的原住民文物資產 ...更多
本書作者David Charles Oakley為旅居高雄的英國人。利用閒暇之虞以私人身分進行調查研究,從英國國家檔案局、大英圖書館,以及世界各地許多私人收藏家手中蒐集到不少珍貴的第一手史料,探索「打狗英國領事館」真相。在本書問世之前,一 ...更多
屏東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堪稱台灣早期最庶民的娛樂,一路跟隨台灣社會型態的發展脈絡而蛻變,成為台灣五、六十歲民眾童年記憶的一部份。臺灣傳統戲曲的發展變遷,有許多研究先驅從披荊斬棘的田調過程一路拓荒展地,闢成良田。屏東傳統戲曲的圖像面貌,幸有黃壬來、周炳成、石 ...更多
為保存作者個人藝術風格,將展出之木雕藝術創作作品,編印成冊,以供大眾欣賞。本次個展中以新世代之夢為主題表現,即是探討現代新人類對時尚流行與生活慾望、夢想為主軸的表達。展覽中呈現出一方面對自我雕刻生涯的總體檢,另外一方面將現代木雕之美持續的以個人之風格呈現出這 ...更多
為保存作者個人藝術風格,將展出之木雕藝術創作作品,編印成冊,以供大眾欣賞。莊清勳作品情意豐富,具古典溫柔抒情味道,如小品文般舒服且充滿美善,而非浪漫激烈的表現。中國象徵系統是直觀自然與人生,例如石榴使人想到多子多孫,因此,近來以台灣造形作荷葉的捲立、平臥姿態 ...更多
為保存作者個人藝術風格將展出之木雕藝術創作作品編印成冊以供大眾欣賞。從事木雕創作以來,依方面鉅細靡遺地觀察創作題材,期能神似逼真;另一方面,又要在其中絞盡腦汁地利用技巧,釋放出破除形象緊縛、令人廓爾亡言的深遠意境,期能似而不似,或不似而類似。企圖在一鑿一斧間 ...更多
「臺灣風土」為前文建會主委陳奇祿先生於民國三十七年迄四十四年間,在「公論報」主持的一個雙週刊專欄,共出刊一九五期。內容涵蓋臺灣歷史地理、風俗文物、掌故軼聞、宗教、藝術、語言、謠諺,甚至思想哲學,還有一些漢詩作品,可謂包羅萬象。【第一冊】文獻與歷史之部、【第二 ...更多
本書介紹新北市石門區、金山區、萬里區之藝術家及其創作,並介紹本地區之藝文空間,勾勒出在地藝術版圖,使民眾能按圖索驥,探訪本區藝術家、藝文空間,引領大眾更深入了解新北市藝術文化現況與內涵。吸納大自然的養分、沉澱深心靈,停駐在石門、金山、萬里的藝術家,在創作類型 ...更多
本書介紹新北市汐止區、平溪區、雙溪區、貢寮區之藝術家及其創作,並介紹本地區之藝文空間,勾勒出在地藝術版圖,使民眾能按圖索驥,探訪本區藝術家、藝文空間,引領大眾更深入了解新北市藝術文化現況與內涵。汐止、平溪、雙溪、貢寮昔日發展步調緩慢,卻保留今日美好的自然生態 ...更多
本書介紹新北市三重區、蘆洲區之藝術家及其創作,並介紹本地區之藝文空間,勾勒出在地藝術版圖,使民眾能按圖索驥,探訪本區藝術家、藝文空間,引領大眾更深入了解新北市藝術文化現況與內涵。昔日「鷺洲」蘆葦花絮紛飛、鷺鷺棲息沙洲間,今日三重、蘆洲閃耀出水岸城市的時代新貌 ...更多
針對金門全島民俗代表之風獅爺設置緣由、樣貌特徵、傳說故事、分佈地點數量、日常維護方式等,及金門代表之傳統工藝美術類,例如:製作新郎燈、剪黏等項目,進行保存紀錄出版。
時值大墩文化中心30週年,收錄資深教師與傑出學生的作品及30年來中心源流大事記,並輯此一專輯,旨在感受前人的默默耕耘,歡收一顆顆文化種子茁壯與綻放的喜悅,同時自我鼓舞,共同為傳遞這文化的聖火而加油,讓大臺中的文化薪火永不熄滅、璀燦奪目的承 ...更多
張瑞蓉老師並非藝術科班出身,卻擁有嚮往藝術的胸懷與熱愛,1990年毅然拾起畫筆學習膠彩畫,以天資穎慧的優勢,及客家耐勞勤奮的精神,致力膠彩藝術的研究與創作,更懷著雄心壯志勇闖藝壇,針對臺灣兩大美展挑戰,1995年雙獲省展與臺陽展優選,信心 ...更多
《中壢佬的小日子》載錄了澗仔壢今昔的記憶,並以插畫的手感原味畫出三代同堂的「中壢佬」家族,帶領讀者認識不同世代所記憶的吃食、玩樂等面向,原貌呈現在地人的生活況味,藉著深富人文風情的走訪,熟西正港的老街溪文化。
本書是以詩人路寒袖的視角與攝影鏡頭,帶領讀者觀看老街溪流域的歷史,以及近期的整治故事。一條河川的整治建設,讓人發現許多被遺忘的生活價值,那是中壢百年來的深層文化,更是周遭市井小民賴以維生的命脈。
眷村影像的紀錄是眷村文化保存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本次以眷村攝影比賽選出20組優秀作品並集結成冊,也顯示屏東縣在文化資產保存相當重要民眾的參與,眷村文化節活動的舉辦目的也是希望能藉此將眷村文化的精神與內涵繼續推廣。
恆春民謠流傳上百年,經過不斷傳唱已生根發芽,此書道出一篇篇歌手與民謠推手們,與生命對唱的動人故事。「思想起」、「楓港調」、「守牛調」,這些在恆春半島傳唱百年的古調,都唱出基層民眾如何過度坎坷人生的心聲。此外,還有表達親朋好友之間生死別離的「牛母伴」在在都勾動 ...更多
鶯歌傳承舊日窯燒文化,至今成為重要的地方觀光產業與經濟命脈,陶瓷博物館成立之後,一肩扛起鶯歌「陶瓷立鎮」的招牌,不但營造闔家體驗的和樂景象,親水園區也成為陶瓷藝術家最親民的展示基地。2000年,隨著老街再造完成、陶藝工作室紛紛成立,臺灣第一座陶瓷專業博物館- ...更多
土城桐花公園的遍地花瓣,像一條綿延的白色地毯,每逢5月春擠滿了上萬賞花客,以傳統工業為當地工商發展核心的土城,由於桐花文化節慶的舉辦,逐步轉型並注入文化觀光元素。樹林除了是紅麴的故鄉,亦保存了許多礦坑遺址,如豐林礦坑遺址、蓋淡坑煤礦等遺址,見證了當年礦業的興 ...更多
並稱為「雙和」的中、永和,因為境內曲折迂迴的巷道,而予人迷宮城市的感受。中、永和一向是多元民族融合的地區,從緬甸街潑水節慶的熱鬧景象即可窺知一二。中、永和也是作家和藝術家聚集的地區,劉其偉、楊三郎、梁丹丰、阿盛、郭強生、陳雪等,用藝術和文學串起古今軼事。當然 ...更多
三峽是北臺灣淡水河上游早期開發的沿河聚落,而座落在街區中心的三峽祖師廟,集宗教、歷史、文化及藝術之大成,是國寶級大師李梅樹用畢生的精力所締造的「東方藝術殿堂」。位於祖師廟左側的民權老街,曾以經營藍染布店、茶葉,成為當時最熱鬧的街區,至今仍為臺灣最長的一條老街 ...更多
原住民地區許多原為食材,營養價值高且具養生功效,在一般平地地區極為少見,因此,原住民的傳統風味餐一向廣受大眾歡迎。本縣為了推廣在地原鄉農特產品,如紅藜、小米、樹豆、芋頭、山蘇、咖啡、段木香菇等既營養又有益健康的特色食材,透過本書之彙整,期能滿足社會大眾發掘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