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7,一條隱形的北緯線,
卻讓花蓮港的紅燈塔、南投臺灣地理中心碑,
與彰化芳苑燈塔有了奇妙連結。
登高離岸,一個對山嶺後頭的好奇,
竟讓臺灣東海岸的鯨豚使者,
突圍海島限制,再次啟航,重新看見海洋。
卻讓花蓮港的紅燈塔、南投臺灣地理中心碑,
與彰化芳苑燈塔有了奇妙連結。
登高離岸,一個對山嶺後頭的好奇,
竟讓臺灣東海岸的鯨豚使者,
突圍海島限制,再次啟航,重新看見海洋。
透過環境自覺,閱讀臺灣
兩座燈塔、兩個地點、一道緯度,勾起海洋作家廖鴻基的好奇,萌發探索臺灣西部海岸的想法。二??三年,廖鴻基組成工作團隊,租用一艘二十噸賞鯨船為工作船,以一個月的時間航繞臺灣一周,執行「繞島計畫。
期望藉由這次行動,突圍海島限制,讓臺灣社會對疆界的思維,從傳統的陸地海岸延伸到沿海,藉以宣示「海洋」應該是島國社會重要的生活領域。
臺灣並不大, 也許可以透過「多認識一座城市」、「多認識一段海岸」、「多認識一片海」……為行動意念,走出去、航行出去,就同廖鴻基所說的「海洋無可預約,但值得期待」。
一起循著作家書寫的路徑,換個角度閱讀島嶼臺灣。
本書特色
■以「走出去、航行出去」的具體行動,化意念為真實。
■分七個單元,皆以海洋視野的創作書寫進行反思,扎根「環境自覺」。
■三十篇富生命力的散文輔以個人攝影,帶領我們穿越海陸邊界,徜徉生命之海。
感動推薦
「環境自覺」是閱讀這本書深觸於心的共鳴。根植於深層的人文素養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節制簡約美德,讓我們看見環境生態文明的深層扎根。--宋明峰�光寶科技董事長
《23.97的海洋哲思課》描述我們現在擁有的,在口舌言談愛臺灣之間,必須身體力行去了解這塊土地,並用心去關懷它、保護它。--林肇睢�臺灣護聖宮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同樣一個人,在面對不同的海洋風景,也會展現如此不同的情感輪廓。在這本書,我看到廖鴻基不同過往的模樣,更深深體會到大海給人的另一種能量與魔力。--黑糖導演黃嘉俊�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