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商業溝通──掌握交易協商與應用優勢》是一本實務取向的教科書與參考書。主要目的包括:大專學生、商業工作者以及有興趣研究溝通等讀者提供參考。因此,本書應用大眾化的陳述方式,在每一章的最後提供具有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溝通故事一則:「溝通加油站」。
「溝通」是個人生存與人際關係發展的核心,所謂「溝」是「通」的前提;而「通」則是「溝」的橋樑。換言之,商業工作者必須先認清溝通問題的「溝」,包括有形、無形與潛在的障礙物,然後透過學習、訓練以及經驗累積來實現。根據這個原則,本書規劃「基礎篇」六章與「實務篇」七章,共十三章,每一章提供各三節(三項)議題討論,最後三篇附錄,提供讀者更寬廣的商務溝通視野。
「基礎篇」的目的是商業溝通工作者的基本訓練。六項主要課程包括:第一章搭建溝通的橋樑,第二章學習溝通的技巧,第三章排除溝通的障礙,第四章加強溝通的訓練,第五章邁向商業溝通專業以及第六章善用寫作溝通技巧。
「實務篇」提供商業溝通工作者的專業訓練。七項相關課程包括:第七章掌握交易的溝通,第八章掌握服務的溝通,第九章掌握行銷的溝通,第十章掌握管理的溝通,第十一章掌握談判的溝通,第十二章發展國際的溝通以及第十三章開發溝通新工具。
對讀者而言,本書是一本「教科書」與「參考書」,對作者來說,它不僅是知識與經驗分享,更重要的是提供許多提示,讓讀者從事商業溝通工作更有信心與行動力。正如英國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與愛爾蘭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兩位教育家所指:教育不只在於使人知其所未知,而且更在於行其所未行(Education does not only mean teaching people to know what they do not know;but it also means teaching them to be have as they do not be have);教育不是裝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面對人工智慧(AI)挑戰,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曾指出,在本世紀末,將有70%的職業會被自動化技術取代。因此,有先見之明的各個專業教育工作者,都在研究如何避免在這一波來勢洶洶的「超級智能」(Super- intelligence)浪潮中被淹沒。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2016年5月1日)剛出版的新書《超級智能:路徑,危險,策略》(Superintelligence: Paths, Dangers, Strategies)提出了相對的策略,特別在第五章「決定性的戰略優勢」(Decisive Strategic Advantage)中有詳細的闡述,非常值得參考。我們堅信工程師是人工智慧的創建者,商業溝通工作者在分享高科技的同時,更要加快腳步學習如何管理它,成為人工智慧產品的主人!
本書為授課教師提供「教師手冊」。主要內容包括:授課教學計畫,課程內容PPT,測驗問題題庫以及個案。
?
林仁和
2016年5月5日
東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