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巴蘭欽─—跳吧!現代芭蕾

巴蘭欽─—跳吧!現代芭蕾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174918
陳筱黠
左岸文化
2007年6月28日
87.00  元
HK$ 73.95  







* 叢書系列:座標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座標


藝術設計 > 舞蹈 > 舞蹈家傳記/文集









舞評家波里耶:「二十世紀紐約的巴蘭欽就如同十六世紀倫敦的莎士比亞。」
知名舞蹈家夏普:「巴蘭欽是神。」

  巴蘭欽的生平故事是趟非常迷人的人生旅程--從他的近乎意外在九歲時進入聖彼得堡的帝國芭蕾學校、經歷布爾什維克統治下的俄羅斯的貧窮與飢餓、加入迪亞基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最後於一九三三年來到美國,以及終於到達與他的名聲永遠相繫的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從他與史特拉汶斯基的重要合作,到他將非常轟動的《胡桃鉗》等十九世紀的古典芭蕾重新搬上舞台,隨著他的名氣傳播到世界各地,巴蘭欽的想法促使芭蕾產生重大的變革,透過他的教學以及一系列偉大的作品,擴大了古典舞蹈的語言。

  即便當他在三○、四○年代期間致力於古典芭蕾的同時,他也在百老匯擴大舞蹈的發展,他為一系列重要的音樂劇編舞(四場「羅傑斯與哈特秀」,包括有知名的「第十大道的屠殺」的《引趾待舞》)。同時在好萊塢,從《水城之戀》開始,他成功探索了電影舞蹈的可能性。

  他的私人生活跟他的職業生涯一樣高潮迭起,這其中涉及到五名舞者妻子,包括百老匯明星《引趾待舞》的吉娃和《我娶了個天使》的佐瑞娜,以及三位偉大的芭蕾女伶,其中最有名的是托爾奇弗。

  在這本忠實的傳記中,羅伯特.高特利伯記錄了芭蕾舞界最重要的編舞家的人生與成就。高特利伯利用自身參與紐約城市芭蕾舞團的運作,和他與巴蘭欽、將巴蘭欽帶來美國的科爾斯坦以及許多巴蘭欽的主要同事的關係,對這位二十世紀的創意大師做出一個令人信服的描繪。

得獎與推薦記錄

  ★這是一本傑出的傳記,在精簡的篇幅之間,就涵括了巴蘭欽所有高潮迭起的人生故事。 ——《紐約時報》Toni Bentley

  ★實在很難找得到其他比這本更深刻的巴蘭欽傳記——《出版家週報》

  ★ 「我跳過巴蘭欽的作品,如果能早看到這本書,或許當時在技巧的展現之外,我能更貼近作品的精神。」——王澤馨(前「美國洛杉磯古典芭蕾舞團」首席舞者
「2007 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創辦人)

推薦序者簡介

王澤馨小姐

  前「美國洛杉磯古典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International Ballet Star Gala)創辦人,

作者簡介

羅伯特.高特利伯(Robert Gottlieb)

  曾經是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Simon & Schuster)、亞飛諾普出版公司(Alfred A. Knopf)及《紐約客》(The New Yorker)的總編輯。在將近五十年於出版界服務期間,他編過許多書,從《第22條軍規》(Catch 22)到柯林頓回憶錄:《我的人生》(My Life),以及包括由芳登、巴瑞辛尼可夫、馬可洛娃、泰勒與科爾斯坦所寫的舞蹈書籍。多年來他一直與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共事,擔任該舞團的董事會成員,並負責非正式的管理工作。他目前為《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和《紐約客》撰寫文藝評論,同時他也是《紐約觀察家報》(New York Observer)的舞評。

譯者簡介

陳筱黠,台大新聞碩士和輔大英文學士。

  曾任國內外中英文媒體財經、科技、政治等相關領域之編輯和翻譯工作十餘年,譯有《資訊整合的新競爭力》、《中小企業經理人的十三大問題解決之道》、《創業計畫實戰指南》、《這樣也可以降成本!》、《創業家的八項修練》、《堆高你的個人資本》等十餘本書,目前專職翻譯。



第一章 俄羅斯的歲月
第二章 與迪亞基列夫
第三章 獨自一人
第四章 前往美國
第五章 百老匯與好萊塢
第六章 他的女人與他的男人
第七章 紐約城市芭蕾舞團
第八章 重返俄羅斯
第九章 晚年
第十章 這個男人
巴蘭欽的談話



推薦序 我看「巴蘭欽傳」
王澤馨
前「美國洛杉磯古典芭蕾舞團」首席舞者
「International Ballet Star Gala」 創辦人

  再偉大的作品,都遠不及去看作者的平生軼事來的精彩,作品也永遠無法凌駕在創作者之上。然而,每個作品的完成,用粗心的眼光去看,創作者都隱身在作品的背後,這是遺憾,也是必然。在美期間,我跳過巴蘭欽的作品,如果能早看到這本書,或許當時在技巧的展現之外,我能更貼近作品的精神。

  要看卡夫卡的書,不如看他與友人的對話錄來的精彩,也才能更貼近他的靈魂 ; 要聽貝多芬的音樂,瞭解了他如何在每個時期、什麼樣的情境下創作,再用心去聽他的音樂,就不純然只是旋律表面的優美、淒涼、波瀾壯闊,而是能勉強進入他的內心世界 ; 看梵谷的畫,亦是如此,單看他的構圖、筆觸、用色,是不夠的、粗淺的。這麼多偉大的人類遺產能流傳至今,都有著相同的共通點,就是用動人的生命在彰顯一個個不凡的個人意志。我看「巴蘭欽傳」也有相同的感受。

  正如同作者在最後章節的一段話 :「……遠看離他不遠的前輩及接近同時代的編舞家看似退位進入歷史,巴蘭欽卻更加屹立不搖,他是個巨人……」。巨人的份量不在於身高、體重,而是,每個腳印能不受歷史洪流的影響,深深烙印在人們的心中,我看也是。「先弄學校,才有舞團」,更顯示他與其他任何一個時代藝術家不同的遠見,這是正確、令人感佩的一個灼見。

  再看認識巴蘭欽多年的友人對他的結論 :「巴蘭欽的作品很可能有一天會消失……但他所留下來的,不只是作品,而是他留下來的道德典範、人格的力量與完整 ; 他的率真、堅守原則和不貪婪……他對藝術的投入、不受潮流、名聲與成功的陷阱所左右……」這段話最令人動容,也是我看這整本書,真切感受到的一種人格特質。好的作品是不可能虛構,更是騙不了人的,唯一的基石是來自創作者本身的獨特,反應在作品上。他不抗爭,選擇做自己的事,他不屈服,走自己的路,他堅持,因而成就了他個人非凡的事業,也因此他存在,並有著厚實的肩膀讓我們站立,而看得更遠。讀者也只能親自在字裡行間內遊走,才能體驗到巴蘭欽相當與眾不同的一面。

  巴蘭欽經歷了動盪的時代,也因為動盪而精彩。看「巴蘭欽傳」,不僅在書中看他的故事,也隨著作者的文字,彷彿通過時光隧道,再次浮現人物的交錯、事件的變革,讓人又溫習了一小段舞蹈歷史,重新和過往的記憶交會重疊,這是另一個驚奇的收穫。

  每個年代都不容易,要走自己的路,挨餓、挫折、失意是司空見慣的經歷,雖然還不至於到流亡的地步,可是,誠如書中提到 We happy few……確實讓人羨慕巴蘭欽恭逢那樣的年代, 對於現在的我們,還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也是「幸運的少數 」。

個人小記

  二○○四年的喬治.巴蘭欽百歲誕辰,在我看來似乎是出版他的小傳的適當時機。不像許許多多盛極一時的藝術家,巴蘭欽去世以來並未遠去成為歷史。相反地,過去的二十一年期間,隨著巴蘭欽的芭蕾舞作品傳到全世界,他的影響力已經變得比起過去任何時候都要普遍(有時可說獨霸舞林),有他作品的加入總是使得表演節目更添吸引力。而現在我們可以退一步,並以某種歷史的觀點,全面審視他的人生,他的人生軌跡以及豐富的成就吸引我們給予新的檢驗與頌揚。
一九四八年,我初次接觸巴蘭欽的作品,那是我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年,當時我的一位老師為了只有她自己知道的理由,帶了她的友人及我前去紐約市中心劇院觀賞「芭蕾協會舞團」(Ballet Society)的演出。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在那裡,但是我知道我喜歡我所看到的。那年秋天,芭蕾協會舞團轉型為「紐約城市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由於我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新鮮人,而且市中心劇院的票價相當低廉,我得以非常緊密地追蹤這個舞團的頭四年的發展。這幾年是《奧菲斯》、《C 大調交響曲》與《幻想風的波雷舞曲》;《四種性情》、《巴洛克協奏曲》和《圓舞曲》;托爾奇弗與勒克萊克、羅賓斯與凱依,以及海頓、馬佳蘭尼斯及蒙奇恩和埃格列夫斯基)的時代。當時我對芭蕾所知不多;我只知道每次我觀賞巴蘭欽的作品感覺有多興奮。

  數十年過去,而隨著巴蘭欽不斷締造創造力的奇蹟,我開始領會他的才華的廣度與深度。最後,因為我越來越瞭解芭蕾的歷史,我逐漸了解他在芭蕾史上的獨特地位。由於他在佩提帕的古典主義以及十九世紀俄羅斯傳統方面的根基;他對於法國歌劇芭蕾風格的領悟;他對芭蕾教育的深入了解;他吸收了從華爾滋、輕快舞曲、爵士、亞斯坦(Astaire;譯註:知名的美國音樂歌舞劇明星)到方塊舞等通俗舞蹈的影響;他受教於史特拉汶斯基和迪亞基列夫的新古典主義;他無懼於古典技巧的延伸(但是從未背離古典);他說故事的天賦、他對音樂超凡的敏銳反應;他承襲著芭蕾的一切(過去與現在),並不時為芭蕾的未來賦予新的意義。對他而言,往前看與往後看不是分開的兩件事情;就在他創造每件事情的當下,他也在為每件事情下結論。

  如同可堪媲美的莎士比亞、莫札特等其它藝術形式的天才,巴蘭欽編起舞來非常流暢又輕鬆;讓人察覺不出停頓或猶豫,他源源不斷創作出新的作品。打從職業生涯一開始,他的想法與行動之間就沒有距離。他不待神明給予指引--有事情要做的時候,他就動手去做。他總是調整自己去適應當下的狀況,無論是什麼狀況:大舞台或小舞台、大卡司或小卡司、有錢或沒錢;芭蕾、音樂喜劇、電影或電視。而且他總是迅速又實際,有狀況就去探究,有問題就去解決。他是一個領導人、一個典範--同時是至高無上的藝術家也是優秀的執行者。對於他的舞者而言,他是一切。對其他編舞家而言,他是令人敬畏的人物。誠如美國當代知名編舞家夏普(Twyla Tharp)所言:「巴蘭欽是神」(Balanchine is God)。
透過帶巴蘭欽來美國的科爾斯坦,我認識了巴蘭欽並與他共事。七○年代初期,我從《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一書開始,幫科爾斯坦編了幾本書,科爾斯坦邀請我加入他正在為該舞團籌組的新董事會。起初我以不擅長應付有錢人及無法籌募資金為由表示反對,他跟我保證,他需要我在董事會只是因為:「我想要某個懂得芭蕾並且在關鍵時刻知道要做什麼的人在董事會」--我所瞭解的這個關鍵時刻就是當巴蘭欽將必須被取代的時候。事實上,多年之後,當這個時刻來臨時並沒有真正的危機。但是早在那之前,我已經開始為管理階層人力吃緊的這個舞團執行一些任務。從三名負責人——凱吉、比格羅及霍爾根——我瞭解到我可以做什麼,我很快便規劃起芭蕾舞季,並從我的辦公處所〔最先是亞飛諾普出版公司(Alfred Knopf),後來是《紐約客》〕督導他們的行銷活動。我也參與勞動談判與定價決策、偶爾擔任公司的發言人,並經常與舞團一起旅行。

  由於總是有許多問題要討論,我在那些年期間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與巴蘭欽相處。有時候我會和他站在舞台側翼觀看演出、有時候我會去他的辦公室,而且在十分緊急的時候,我會打電話到他家。他總是冷靜、總是很有禮貌、總是實事求是,且總是秉持客觀。我從未試圖與他發展私人關係——沒有必要,而且我也不希望。對我而言,他也是神,而我把我的角色看成是某種神的使者。事實上,我無法瞭解,為什麼他會同意讓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外人(他幾乎不認識這個人)去承擔這些責任。早先我問過他的私人助理霍爾根,為什麼他接受我到甚至還知道我的存在的程度,她解釋:我的名字--「Gottlieb」--德文的意思是「Amadeus」,而莫札特(譯註:莫札特的全名為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聯想對他來說就足夠了。

  後來我對巴蘭欽的諸多印象來自於密切的接觸,但是這與我們的關係親近或甚至友誼一點關係都沒有。再者,當然,我對他的觀察只有在他人生的最後十幾年。然而光是認識他就是莫大的榮幸;更棒的是能夠為他服務,無論是以多麼有限的方式;最大的榮幸則是我與許多其他人共享的經驗:一季又一季,分享他與他的紐約城市芭蕾舞團舞者的長達三十五年的合作演出。這不只是一件享受精彩演出的事情,對於許多像我這樣的人而言,誠如編舞家克羅齊(Arlene Croce)曾經說過:「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已經成為「我們的文化」(our civilization)。




其 他 著 作
1. 老鳥不告訴妳的事:如何打敗穿Prada的惡魔
2. 沒權力也能有影響力:學會Exchange交涉術,就能影響你的上司、同事及合作夥伴
3. 職場女王學:孫子兵法讓妳成為工作贏家
4. 金字塔原理:思考、寫作、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
5. 每天多賺2小時:讓你每天準時下班的超高效率工作妙方
6. i狂人賈伯斯:從另類人生到超酷創新的蘋果風格驅動家
7. 品牌這樣搞就對了!
8. 關於品牌的”do & don’t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