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在台灣談中華文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4061
思想編輯委員會
聯經出版公司
2014年5月28日
120.00 元
HK$ 102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844061
叢書系列:
思想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思想
分
類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文化人類學
同
類
書
推
薦
他們說我是間諜:人類學家與她的祕密警察監控檔案
日本人的心態
氛圍的感染:感官經驗與宗教的邊界
美國人面面觀套書:美國人的真正生活+美國女子學
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
內
容
簡
介
「思想25」的專題是「在台灣談中華文化問題」,從明確的「本土」視角出發,整理中華文化在台灣的複雜積極含意,充分反映了台灣的自我意識趨於成熟,不再逃避在自我與他者之間進行對話與承認。
「思想25」專輯的生產背景是在鹿港,既本土而又深沉積澱著中華文化的小鎮。本期其他專欄還有王力雄先生的訪談、中國自由主義的國家過敏症等,以及對最近此起彼落的街頭公民運動的關注。台灣民主化之後,政治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積鬱已久的問題逐漸爆發,代議政治體制以及朝野政黨卻應對無方。公民運動是否能發揮真實、持久的功能?是當代歷史的關鍵議題。
目
錄
公民不服從╱謝世民
在地經驗,全球視野:國際傳播研究的文化性╱李金銓
歧路徘徊的中國夢:民族國家或天下帝國?╱曾昭明
21世紀的中日大戰?東亞國際秩序中的「日本問題」╱蔡孟翰
■思想訪談
為中國尋找方法:王力雄訪談錄╱陳宜中
■在台灣談中華文化問題
緣起╱楊儒賓
台灣的創造力與中華文化夢╱楊儒賓
創傷與創造:台灣的文化糾結與中華文化的重構╱何乏筆
鹿耕論壇:在台灣談中華文化問題╱賴錫三、楊儒賓、何乏筆、蔡英文
餘燼,或餘燼的餘燼╱蔡岳璋
在鹿港談中華文化╱林俊臣
在台灣談中華文化的問題:從台灣以外的角度看╱馮耀明
台灣的解放:寶島文化的多元與國際╱艾皓德
■中國自由主義的國家過敏症
在中國構想自由主義的愛國論述╱劉擎
國家問題在自由主義思想脈絡中的「隱」和「顯」╱高全喜
■思想評論
評論台灣近來有關「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爭議╱李明輝
革命與符號:《V怪客》的抗爭邏輯╱南光遠
■思想人生
內向超越的最高境界是「人」和「道」合一:余英時談新著《論天人之際》╱李懷宇
致讀者
序
致讀者
相當一段時間以來,街頭的「公民」抗議活動此起彼落,顯示繼民主化之後,台灣(其實世界上許多社會也都如此)的政治發展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些積鬱已久的問題逐漸爆發,民主化所構築的代議政治體制,以及寄身於這套體制的朝野政黨,卻應對無方、捉襟見肘。表面上,這些問題所造成的衝擊局限在國內,但是問題的大背景則溢出了這個島嶼。兩岸形勢的急遽變化,並不是台灣三十年來的統獨窠臼所能因應的。此外,世界各地均出現一個新趨勢:由於意識型態萎縮,經濟發展畸形,以及體質性的正當性赤字難以彌補,結果政治領域的領導─支配(leadership- dominance) 地位逐漸淘空,「公民運動」正在取得新的角色。我們應該如何理解、評價、與應對這個趨勢?公民運動又能發揮何種真實、持久的功能?大家尚沒有答案,不過這些都是當代歷史的關鍵議題,不能不深切關注。
本期《思想》的一些文章,已經開始面對這些新的事件、新的局面、新的趨勢。首先,謝世民直指晚近社會運動的一種自我理解,對「公民不服從」這個概念加以細緻精密的分析,試圖找出其政治意義與道德依據。經過三十年來的集體學習,我們應當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與理性,足以繞過迷人口號的蠱惑,認真思考運動的倫理面向。謝世民這篇文章及時提供了這種倫理反思的參考。另一方面,南光遠探討在世界各地民眾運動中頻繁出現的「V怪客」臉譜,對於這類運動的另一種自我理解,也提出了倫理的質疑。
曾昭明、蔡孟翰的兩篇文章,把視野拉到島外的國際大局,分別分析了中國與日本這兩個近鄰大國的自我想像。誠如曾昭明所言,中國的帝國想像,對於中國(以及台灣、香港、日本等)的批判知識分子,勢必構成棘手的挑戰。也如蔡孟翰所建議,中國如何超越帝國視野,發揮東亞共同體的想像,才是化解日本敵意戰略的正道。話說回來,台灣關於服貿協議的激烈爭論,背景其實也是在於我們究竟準備如何面對中國崛起的龐大現實。這個問題,特別需要我們踏實、認真作答。
但台灣要整理眼中的「中國」想像,首先要思索如何面對自己身上的中華文化。畢竟,台灣的文化雖然具有自身的特色,基調仍然是「中國」(或者「中華」)的。本期的專輯「在台灣談中華文化問題」,從明確的「本土」視角出發,整理中華文化在台灣的複雜積極含意,充分反映了台灣的自我意識趨於成熟,不再逃避在自我與他者之間進行對話與承認。特別值得玩味的是,這個專輯的生產背景乃是在鹿港,這個既本土而又深沉積澱著中華文化的小鎮。本刊感謝楊儒賓先生規劃、促成這個專輯,也要感謝幾位鹿港在地的文史工作者積極參與。
在中國大陸內部,具有批判意識的知識分子同樣在面對這個崛起大國的諸多挑戰,挑戰之一正是重新思考「國家」。本期劉擎與高全喜兩位的文章,正面探討這個高度敏感的議題。高全喜致力於憲政主義的思考與歷史研究已有多年,如何使中國這個「被政黨捕獲」的國家轉成憲政國家,是他的核心關懷所在。劉擎則提出一種政治性的愛國主義,希望把中國民間極其真實的愛國主義情緒,引導、轉變成一種兼顧歸屬與開放的公民文化。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天下」作為意識形態(思想36)
2.
反思進步價值(思想35)
3.
全民基本收入:理念與實踐(思想34)
4.
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思想33)
5.
文革五十年祭(思想32)
6.
思想31:民族主義與歷史意識
7.
思想 30:宗教的現代變貌
8.
動物與社會
9.
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思想 28)
10.
太陽花之後(思想27)
11.
香港:本土與左右 ( 思想 26 )
12.
音樂與社會(思想24)
13.
女性主義與自由主義
14.
走過八十年代(思想22)
15.
必須讀《四書》?(思想21)
16.
儒家與現代政治(思想20)
17.
香港:解殖與回歸(思想19)
18.
中國:革命到崛起(思想18)
19.
死刑:倫理與法理 ( 思想17 )
20.
台灣史:焦慮與自信 ( 思想 16 )
21.
文化研究:游與疑
22.
思想14:台灣的日本症候群
23.
一九四九:交替與再生
24.
思想12:族群平等與言論自由
25.
思想(11)民主社會如何可能?
26.
思想(9)中國哲學:危機與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