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這部書是我在臺大多年來所開授同一名稱之通識課程的授課稿本(授課全程影音檔見: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099S124),經大幅修訂增刪而成。在本書付梓出版之際,我樂於向廣大讀友說明開授這門課程的一些粗淺想法,以就教於讀友。
大學是世界文化史上一顆光芒奪目的珍珠,不論在東方或西方教育史上,都源遠流長,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但是進入21世紀以後,大學對人類文明的影響達到新的高峰。大學師生所研發的高新科技或創新知識,常常具有引領或改變人類生活方式與文明之方向的潛能。但是,另一方面,21世紀全球化趨勢的發展、知識經濟的壯大、高新科技的創新以及終身學習社會的來臨,卻也像是驚濤駭浪,強有力地衝擊著大學的海岸線。早在上世紀末,曾任美國加州大學系統總校長的柯爾(Clark Kerr,1911-2003)就預告:21世紀對美國高等教育而言,在歐盟與日本的經濟競爭之下,將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見Clark Kerr, Troubled Times for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The 1990s and Beyond,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公元2000年,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校長的都德斯塔(James J. Duderstadt,1942-),就對美國的大學能否因應21世紀經濟的新挑戰而轉型成功,頗為憂心忡忡(參看James J. Duderstadt, A University for the 21st Centur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0)。經過15年後的今日看來,包括海峽兩岸華人地區大學在內,世界各國大學所面臨的經濟與社會變遷的挑戰更是與日俱增。
我認為,大學在21世紀所面對的諸多挑戰之中,最為重大而影響深遠的有以下兩項:第一是:通訊科技的突飛猛進與全球化趨勢的迅猛發展,使各國的大學教育趨同(convergence)潮流加速發展。早在1994年,柯爾(Clark Kerr)就回顧20世紀的工業與高教發展,指出兩者均出現趨同之趨勢,使各國的高等教育之藩籬逐漸淡化,甚至為之泯滅,學習內容日益統一(參看Clark Kerr, Higher Education Cannot Escape History: Issu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 pp.1-2)。全球化趨勢對世界各國大學教育之衝擊至深且鉅,曾任教育部長的郭為藩先生(1937-)稱為大學之「靜默的革命」(參看郭為藩:《轉變中的大學──傳統、議題與前景》,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序〉)。
隨著通訊科技在21世紀的快速發展,教育的全球化與趨同化已經成為不可遏止的新潮流。世界頂尖大學不僅在其他國家設立分校,也紛紛開設「開放式課程」(Open Course Ware, OCW),推動「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憑藉優秀的師資與優質的授課內容,吸引各國不同年齡的學習者上線學習,其中少數不具有正式學歷,但選修數十門MOOCs課程而表現優異的青年,也能被大企業如Google公司所錄用。這類線上課程日益擴張的「市占率」,使全球化下的窮國、弱國、小國的大學教育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哀苦無告。在課程內容趨同化的趨勢之下,各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學教育內涵,或課程品質難以與世界頂尖大學所開授的課程相比擬之課程,愈來愈難以存在。
第二項挑戰是:進入21世紀以後,世界各國大學教育市場化與知識商品化的潮流,更為加速發展。21世紀開始的10餘年來,世界各國經濟不景氣、青年失業率攀升、貧富鴻溝加深,都使大學生和家長對接受大學教育的態度趨於保守,選擇科系日趨「就業導向」。美國的大學在1960年至1980年間快速擴張,以工程學門與管理學門發展最為快速(參看Clark Kerr,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1960-1980,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pp.xii-xiii)。東亞各國社會的「實學」傳統源遠流長,近代日本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1835-1901)在《勸學篇》(《學問????》,東京:岩波書店,1978年)中就提倡青年應學習會計、工程等可以謀生的「實學」。由於「實學」傳統源遠流長,所以,近代東亞各國的大學教育特別重視「就業導向」。
進入21世紀以後,各國政府以特別預算推動提昇高等教育專案計畫,例如德國政府所推動的「卓越研究群」(Cluster of Excellence)國家級計畫、日本政府所推動的「大學卓越研究中心」(COE)計畫或「全球化卓越研究中心」計畫、韓國政府所推動的BK21與BK21+計畫、中國大陸的「211工程」、「2011工程」、臺灣所推動的從「卓越研究計畫」到「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等,雖然都涵蓋各學科,但卻都是以奈米科技、通訊科技、生命科學、認知科學(“Nano-info-geno-cogno sciences”)等具有市場商機的高新科技為高教投資重點領域。自2014年起,臺灣高等教育界主張提升研究成果商品化的比率的呼聲甚囂塵上,許多學者要求各大學強化各校研究中心的前期產業連結及後端技術商品化機制。關於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現況,曾於1985年至1991年出任西北大學校長的張豈之(1927-)先生曾指出,大陸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問題是:「三重三輕」──「重科學輕人文、重技術輕素質、重數量輕質量」。張先生並指出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由於受到『唯技術論』者的影響,大學教師成為『工人』,大學生成為『產品』,大學這個『工廠』追求的是物質與金錢的效益,以產出多少能夠被社會認可的『合格產品』作為評價其存在價值的標準。」(見:張豈之、趙萬峰:〈人文教育與中國高等教育的未來〉,《南國學術》,第5卷第1期,2015年1月,頁7)。這是對中國大陸的高等教育非常深刻的觀察。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在2015年6月發公文,通知日本設有人文學部的60所國立大學進行「改革」,至2015年8月《讀賣新聞》調查,國立大學將近半數共26所大學,均已廢除或調整人文社會系所,原有教師員額刪減或移到新設的學部,但文科省官員否認有打壓人文社會系所之政策(見《讀賣新聞》2015年8月24日報導)。日本高教的變局也引起國際媒體如英國《衛報》的報導。進入21世紀,不僅亞洲各國高等教育日趨實用取向,文化底蘊深厚的歐洲亦然,舉例言之,2003年起丹麥科技部推出「從理念到訂單」(“From idea to invoice”)的高教政策,所有國立大學系所都加以重整,例如社會科學系改名為「商業與社會學系」等等。英國諾丁漢大學從今(2015)年起停開「創意寫作」學士學位學程,索瑞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今(2015)年也取消政治學系,辭退許多教職員。從「大學之理念」的自主性立場來看,當大學淪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扈從,教師就淪為大學知識百貨公司的專櫃售貨員,而學生也就成為大學知識百貨公司的消費者,教育云乎哉!其事可哀,其情可憫!
但是,我必須嚴肅強調,我深刻認識技職教育的重要性。事實上,優質的技職專業教育,不僅使學生獲得一技之長,使學生畢業後可以在日益細密的分工體系中,獲得較佳的就業機會與工作尊嚴,也對國家競爭力大有裨益,德國的經濟競爭力就建立在優質的技職教育之上。我想在這裡強調的是:21世紀日益壯大而過度發展的教育市場化巨流,使得世界各國大學之理念不能免於知識的「數量化」、「標準化」和「商品化」的趨勢。舉例言之,近年來臺灣高等教育界過度強調「產業合作」或「研究成果商品化」等考評指標,大學爭排名,教授計點數,其實對大學之理念傷害甚大。
大學確實是燒錢的機器,即使是經費充沛的世界頂尖大學,也常有財難之嘆,曾任日本東京大學校長的有馬朗人(1989-1993年任校長),將他在校長任內的報告或演講編為專書,也感嘆經費不足(有馬朗人:《大學貧乏物語》,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6年),大學確實普遍都出現「財務資源的貧困」。但是,大學教育與研究過度追求商品化流弊之所及,更使得大學陷入「精神資源的貧困」,師生在大學教育現場中難以遠離痛苦,獲得快樂。在教育市場化的巨浪中,老師們好像坐在一艘大船上的旅客,被迫必須緊盯船上的甲板或船舷兩側的波浪,因此很容易暈船或嘔吐,師生很難從容地在船上體驗在智慧之海中航行的樂趣,也很難有時間遠?海岸的地平線或岸上漁家燈火之美,更沒有時間在大船的甲板上閒庭信步,仰望北斗七星,校正研究與教學的新方向。在邁向「一流大學」的路上,其實「氛圍」比「機制」更重要,但是,當前的大學作為師生精神家園的氛圍日益淡薄,甚至杳不可尋,老師和學生在大學裡不易獲得「教研工作的意義感」與「知識追求的愉悅感」。
在上述21世紀高等教育新潮流的背景之中,民國6年(1917年)1月9日蔡元培(1868-1940)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中所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蔡先生在《北京大學月刊》發刊詞中所說:「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梅貽琦(1889-1962)先生在民國20年(1931年)12月就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演說中宣稱「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話,就特別繚繞耳畔,深扣心弦!盱衡國內外大學教育的現況,教育市場化與知識商品化的巨浪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正日夜腐蝕並席捲大學之理念,呈現一幅「大江東去,浪淘盡」的高教圖象。
噫!秋深了!資本主義的幽靈正在世界各國大學校園遊蕩,所有的現實主義者與功利主義者,都組成了神聖同盟,隨時準備攫取大學的靈魂。現代大學的校園,宛如20世紀美國詩人艾略特(T. S. Eliot,1888-1965)筆下的「荒原」(“Waste Land”)。民國初年蔡元培先生的呼籲,置於21世紀高等教育的場域中,很像《聖經•馬太福音3:3》所說「在曠野中有人呼喊」(“The voice of one crying in the wilderness”)。在高等教育的涼雲暮葉之中,蔡先生的話雖是空谷足音,但特別引人側耳傾聽,心馳神往。我設計並講授《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這一門通識課程,也可以說是某種曠野中的吶喊,在知識商品化的潮流中,希求回歸大學精神的原鄉。我以虔敬之心,祈求本書讀友接納我的理想,寬容我的不足。本書初稿承蒙但昭偉教授、黃藿教授、蔡振豐教授、張崑將教授審閱,提出諸多教言,惠我良多,謹敬申衷心之謝意。
黃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