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序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固然工商業也有過幾度飛躍的進展,但是農業始終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面貌。自從秦漢大一統以後,土地私有制下的小農耕作成為中國農業的基本生產方式。即使中間有過幾種其他的方式,終究還是變回了小農制。中國人口多,可耕地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往往不夠,因此土地所有權的分配成為嚴重問題。在儒家人本精神的理想下,國的社會改革,總是以均土地為一個大課題。另一方面,社會的變亂,土地分配不均亦為主因之一。治亂相尋,土地問題成為一個重要關鍵。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口號中,平均地權出現很早,足見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中國歷史上均田的嘗試也有過好幾次。可是每次都不能成功。只有在廿多年前在臺灣進行的耕者有其田成功了。這次土改的成功,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則是以技術改進與地權重新分配同時進行。
中國的精耕農業,發展甚早,在漢代即已達到很高的水平。此後精益求精,成為極高產的農耕方式。精耕制要求大量的投入勞力,而且每一階段都不能掉以輕心。為此之故,農夫必須有強烈的工作動機,才能充分的發揮精耕制的長處。中國的小農制可能是精耕制的必然條件。只有在農夫覺得自己的收穫歸自己的情況下,精耕方能真正有用。
臺灣實行的耕者有其田,正是強化農夫生產動機的惟一途徑。不過,若是農夫仍照傳統的耕作方式生產,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傳統的耕作方式已到達潛力的極限。突破這個極限必須借助於現代科技的成果,例如使用化學肥料及殺蟲劑;科學的選種、育種;農業機械的使用,和以現代的設備儲存運送。臺灣的農業在本世紀初期即接受了現代農業技術的第一次洗禮。廿多年前進行土地改革時,農復會的同仁們以其專業知識與技術,幫助新獲耕地產權的農夫,完成了更上層樓的技術突破。我個人以為,這次土改的成功,既實現中國自古以來嚮往的平均地權的理想,也承認了精耕農業看重技術的傳統,實在是中國邁向現代而又與傳統接榫的最佳成就。由此可見,走向現代,並不一定要與過去切斷,更不必一定要對過去「革命」。
餘姚沈宗瀚先生,是中國農業史上的重要人物。沈先生由農家子弟,接受現代農業教育,以其所學,奉獻給中國農業的現代化工作。沈先生自己的育種工作為中國找到了優良麥種;他的推廣工作,使中國農夫接受了現代農業的成果。他在農復會參加了土地改革的大事,也主持了農業推廣,使這次土改不是單純的分配土地,而兼顧農業技術的提昇。沈先生的遠見,可以肥料換穀一事覘見。當時反對這個政策的人很多,但沈先生堅決的為這個政策辯護。由今回顧,這個政策在實施初期使農夫在作物未收穫前,可以不必「貴青苗」。幾千年來,中國農夫在「貴青苗」上吃盡大虧。而肥料換穀的政策使農夫終於可獲得現代科技的裨益,而不必擔心一時負擔不了這筆肥料款。這一環節的突破,農夫不必因舉債而再度面臨喪失土地的危險。沈先生的功勞又豈僅在為社會確實的掌握餘糧,以穩定糧價來安定社會一端而已。
沈先生一生奉獻給中國的農業,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過程與沈先生的一生事跡殊不可分。臺灣大學黃俊傑先生把沈先生的事跡編為年譜。這本書的內容不僅涵蓋沈先生的一生,而且也是一部中國現代農業史。此稿尚未付梓,而先生竟歸道山,從此不能再在他左右請益,悲夫。然而,先生的遺惠當永在臺灣農友心中,長誌不忘。
許倬雲(中央研究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