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5年1月時,一位當時87歲的A女對三野文泰(日本知名主持人)提出告訴。她聲稱, 2004年到2009年間,三野文泰在主持的電視節目中,呼籲觀眾「每天要喝2公升的水」,但當A女依照說法,每天身體力行後,卻得了「鬱血性心衰竭」。據說,她提出的損害賠償金額多達6750萬日圓,而這場訴訟直至目前為止依舊持續審理中。
從1995年開始,一直到2008年為止的13年間,我自己也以每個月一次的頻率參加過這檔節目的錄影。在這檔電視節目中,每天都會有許多不同醫生輪番上陣錄節目。其中大多數的醫生都會呼籲觀眾:「要多喝水,才能讓血流清澈通暢。」
我上該節目錄影的次數起碼超過100次,然而,我一次也沒提過「要多喝水」這件事。這是因為我知道中醫裡所說的「水毒」有多麼恐怖。
要讓血流清澈通暢就要「多多補充水分」,或者「每天攝取2公升以上的水分」云云,打從這類觀念開始宣揚至今,算算約莫也有20個年頭了。
如今分居日本人死因第二名與第四名的心肌梗塞、腦栓塞等血栓疾病,恰好是在距今20年前開始逐漸增加,這點似乎是致使「要盡可能多補充水分,才能讓濃稠的血流變清澈」的衛教宣導開始推行的契機。然而事與願違的是,這20年來,心肌梗塞與腦栓塞的數字卻是不減反增。
由此可知,水分補給非但無法發揮預防這類血栓疾病的效用,萬一水分攝取過量,還可能產生各種身體上的症狀,如浮腫、水腫、心搏過速、心律不整、(突發性)耳聾、腹瀉、肩頸痠痛、頭痛、暈眩、耳鳴等等,甚至可能引發焦慮、失眠等諸多精神方面的狀況。對此,中醫領域早自2000年以前便指出,過度攝取水分是導致這類症狀的元兇,謂之「水毒」,一直以來對水分攝取很是警戒。
健全狀態的人體,被比喻為一座小宇宙,有著宇宙的原則。這份健全端賴「排出優先」的運作模式維繫。
空氣(氧氣)也不例外,即便它對生命來說是最為重要之物,但萬一吸入的量過了頭,仍會導致「過度換氣症候群」發作,引起痙攣、昏迷等症狀。「呼吸」,顧名思義,本就該「先吐氣(呼),再吸氣」。
水分亦同。體力勞動或是運動、沐浴等活動會促進身體發汗與利尿,若是於此時補充水分,水喝起來便讓人覺得「甘美」,因為我們的身體正渴望著水分。
可是,假若我們在「讓血流清澈」的大旗之下,胡亂攝取根本不需要的水分,這樣一來別說是「甘美」了,反而可能導致先前提到的症狀發作,並引起痙攣與昏迷,甚至導致死亡。西醫領域與中醫同樣都對此敲響了警鐘,將這樣的情況稱之為「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第18版《南山堂醫學大辭典》裡是這麼記載的——
水中毒 「指人體中的水與其他溶質(特別是鈉)相比,呈現顯著增加的狀態。……出現嚴重的低血鈉症,或者有皮膚濕潤、血壓上升的現象……神經、肌肉出現異狀,產生肌肉痙攣、昏沈或昏睡、全身痙攣等症狀。在治療方法上,可限量提供水分,施以高張生理食鹽水,並同步給予利尿劑等。可能會留下不可逆的中樞神經障礙。」
接下來在本書中,我將詳細探討「過度攝取水分」,這個促發許多現代人身體異狀的要因。如果本書能幫助更多讀者認識「水毒」的危險性,並找回原本充滿活力的健康身體,那麼身為作者的我將與有榮焉。
?
石原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