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世間主,妙莊嚴!:華嚴經世主妙嚴品二○○三講記

世間主,妙莊嚴!:華嚴經世主妙嚴品二○○三講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484970
海雲繼夢
空庭書苑
2018年1月25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7484970
  • 規格:平裝 / 37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經典/解說











      二○○三年SARS疫情期間,海雲法師前所未有地以臺語方式,再度開講〈世主妙嚴品〉,這一會講筵著重在整體架構的梳理與重大觀念的提出。也就是說,從《華嚴經》的整體結構來看,這部「生命百科」具有什麼樣的特色,而〈世主妙嚴品〉在這整體結構上又是站在什麼位置,並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在修法上,要注意什麼?



      海雲法師指出,〈世主妙嚴品〉其實呈現的就是佛陀、也是我們生命本質的本體,是佛陀入法界──大方廣境界的狀態。而《華嚴經》將這「果的境界」安排在一開始之處,其實在修行上具有「定位」的重大意義。這果地在前的修法就叫「果地覺」,而「因地心」的因地則是在後面,故稱「果因律」;果先立起來,因在後面,你若沒有那個果地的目標,因行不會靠攏,因此目標一定先下,因地該怎麼做,自然就會調轉過來。那麼,修行該怎麼做?碰到各種境界又該怎麼轉?〈妙嚴品〉的五卷經文都有清楚的提示。



      經文中提到四十一位世間主,包括十九大類神將、天龍八部、天王及菩薩,代表華嚴當中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個「位」指的是「位次」、「位階」、「位分」。經文中所描述的境界、心境與解脫門,其實表達了我們該如何藉由他們,觀照自己的個性與習氣,從而找到正確的修行方法,甚至進一步開發出菩薩性德。



      海雲法師在觀念上與修行的要領上為我們提綱挈領,闡述箇中三昧,您若能掌握得住,相信也能找到一把足以自行深入經典和探索修行法門的鎖鑰。

    ?


     





    編輯說明(代序)

    華嚴,登峰造極的人類思想!(「海雲繼夢解華嚴」叢書總序)



    壹 〈妙嚴品〉在講什麼?

    弘忍大師問慧能:「來這裡做什麼?」慧能答道:「我要來作佛。」各位,你有那種氣魄嗎?佛陀說:「人人都有佛性!」你若經過訓練,一樣能成佛,這是一個大目標。這也是《華嚴經》的目的──訓練你作佛;而〈妙嚴品〉講的就是你成佛後要怎麼過日子。成佛後不是坐在那裡給人家拜啦!成佛、成就以後,那心境是什麼狀態?〈妙嚴品〉就專門講這個。它提供我們一種勇敢的人生觀……



    貳 用根性來看世間,一切都妙嚴了!

    〈世主妙嚴〉的主旨是談「世間主是怎樣莊嚴起來的?」我們認為打扮得漂亮叫「莊嚴」,但這裡真正所指的是:你的心境要如何轉過來──這才叫莊嚴!我們凡夫都用識性對待六塵境界,修行成就者卻是透過根性對待六塵境界,塵境沒變,但你會不會轉?關鍵就那個「轉」字而已!會用心的人,用根性來看世間,一切都妙嚴了!



    ? 生命體性的存在

    「生命體性的存在」──這在過去是從未有過的說法,但實際上自佛陀成道以來所教的,不管叫證阿羅漢、開悟、明心見性、了生死、出三界、斷煩惱……,全都在教我們如何感受生命的存在和體性。你若感受不到,那所有的存在將變得毫無意義。去培養這種感受能力,就叫智慧。你若沒有智慧,那要如何開悟?開悟什麼?就是悟到這生命的體性。這,你有辦法進行嗎?



    肆 成佛之後過什麼樣的生活跟日子──就是體、相、用!

    佛陀告訴我們,他生命中的體、相、用是透過「華嚴」來進行的。學華嚴做什麼?就是要透過「普賢行願」來進入「大方廣境界」──亦即體、相、用的境界──依本體實現他的相出來,再依他的相來起作用;今日你現什麼相,就做什麼作用……佛陀告訴我們,成佛之後過什麼樣的生活跟日子──就是體、相、用!……我們今天之所以迷惑顛倒,就是這三方面抓不準,所以當種種境界來考驗時,就到處對立啊!有了對立,就有逼迫,有了逼迫就有痛苦。



    伍 三世間莊嚴

    從執金剛神開始,接著身眾神、足行神、道場神,這是指我們的「心」和「身」實踐以後,「道場」就形成了,用華嚴的術語這叫「修持智正覺世間」。第二部分擴大出來就主城神、主地神、主山神和主林神,這部分談的是「器世間」的成就。第三部分主藥神、主稼神、主河神、主海神──這是談器世間的妙用。以上綜合起來,就是達成三世間──智正覺世間、器世間、眷屬世間──的圓滿,這也是《華嚴經》的最大特色,叫作「三世間莊嚴」。



    陸 天龍八部──人的八種元素

    《華嚴經》裡面提到「天龍八部」:阿修羅、加樓羅、緊那羅、摩?羅伽、夜叉、龍王、鳩槃荼、乾闥婆。其他經典所說的「天龍八部」,只是在講鬼神而已,但〈世主妙嚴品〉裡面的「天龍八部」,則是指我們人的八種元素、八類個性。我們人,不論你、我,都有這八種元素。修行就是要把這八種元素轉過來,怎麼轉呢?……



    柒 須彌山──欲望與人、我的對立

    這世間是因為有須彌山而建立起來的。須彌山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欲望、我們的人、我對立,最重要的是這個欲望在起作用。你會認為這很正常、很應當,但這所謂「正常」與「應當」發生的一切,其實都是虛妄的,因為你並未真正了解到真實是什麼。如果說這世間沒有欲望,也無人我的對立,須彌山便消弭於無形了,那這樣的世間又將會是什麼樣子呢?



    捌 找出方法對治你的欲望

    我們今天在欲界的這個範圍內,就是會受到欲望的拘束,才不得出離啊!修行,就是要破除這個欲望,因此要看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欲望。我貪著了什麼?財產、妻兒、事業,還是名利?這些都能看清楚否?看得清楚就鎖定它,準備去破除它。那要如何破除呢?既然知道習性為何、習氣何在,那就找方法來對治……



    玖 開發我們的性德

    普賢菩薩的意義是談「存在的實相」,你若能感受得到我們生命的存在,才可能獲得生命的真相,而要具備此種感受能力,則非得有文殊菩薩這一系統之「般若空性」的訓練不可了。那麼依文殊菩薩的智慧,來感受普賢菩薩的成就,這就叫成佛。而成佛以後做什麼呢?就是慈悲度化眾生──這就觀世音菩薩的系統了!開發我們的性德,大致上也不出這三大菩薩的系統。



    附錄:《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經文

    ?





    編輯說明(代序)



      海雲法師講〈世主妙嚴品〉,最早大約是在一九九四年底左右,雄獅出版社社長李賢文發心提供「清泉會館」(位於台北市忠孝東路)作為場地,促成了這段殊勝因緣。當時九十分鐘開示的錄音帶多達百餘捲(包括「玄談」十二捲,以及五卷經文內容的開示一百零三捲),當年華嚴學會的學員們慕法殷切,將其整理為《如來心地法門修持法要》,分上、下兩冊),於一九九六年由圓明出版社出版,不過這兩冊內容經過大量的刪削,僅及原內容的十分之一左右,只能算是簡易版。這兩冊隨後於二○○三年底改版,由空庭書苑重新按經文之次第切割為五冊(《菩提心,感受力!》、《淨眼看世間》、《習氣,性德,解脫門!》、《遨遊自性海》、《佛陀的花園》)重新發行,但內容並無太大變動。此後,華嚴學會與空庭書苑一直有將百餘捲錄音帶重新聽打、整編的倡議,但因工程規模甚巨,因緣又一直變化,至今尚未能兌現。



      二○○三年春天,臺灣遭遇了史上最嚴峻的疫病──SARS,直到七月,疫情才解除。在疫情緊繃的期間,海雲法師也前所未有地以臺語的方式開講〈世主妙嚴品〉,六十分鐘左右的講筵,為期僅九堂課。對海雲法師而言,透過臺語表達是一種新穎的挑戰,因為涉及到「語言模式」的不同,所以「思惟的模式」也必然有所不同。這一會因為受限於時間,所以並未針對經文內容逐一做細解,何況這個細節爬梳的工程,在早期那百餘捲的開示中都已經建構過了,因此這一會便著重在整體架構的梳理與重大觀念的提出。也就是說,從《華嚴經》的整體結構來看,這部「生命的百科」具有什麼樣的特色?而〈世主妙嚴品〉在這個整體的結構上又是站在什麼位置,並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在修法上,又要注意什麼?這大概就是這部二○○三台語版《世主妙嚴品講記》的重點所在了。



      華嚴有一個最基本的核心叫體、相、用,依此來看,第一品〈世主妙嚴品〉其實就是佛陀、也是我們生命本質的本體。第二品的「如來現相」,則談佛陀的情況是什麼樣子,也就是我們自性的相、自性的狀況;那麼依這一相要如何起妙用,就按第三品的「普賢三昧」在世間中加以運用。你按照普賢的行法,成就的便是「如來」得以出現。這三部分所說的境界,完全是佛陀的人生──佛陀是怎樣生活的,乃至成佛之後做什麼。佛陀告訴我們,他生命中的體、相、用就是透過「華嚴」來進行的,也就是透過「普賢行願」來進入「大方廣境界」──亦即體、相、用的境界──依本體實現他的相出來,再依他的相來起作用。前面這三品,是在一開始就把「佛陀的境界」講出來,呈現給你了。而到了後面〈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品)、〈離世間品〉(第三十八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品)這三品則告訴我們一個向上的生命邏輯:成佛即是離世間,離世間就是入法界,而所入之法界即大方廣境界──這其實正是一開頭前面那三品所呈現的境界。



      這樣的經文結構,也是《華嚴經》最特殊之處──它都先說大的,後面再說小的,大的是果位,也就是先講果,再講因。我們世間的任何經營多半都是從因向果,由淺而入深,但生命教育不是這樣。你想要成佛就修成佛的法,這個目標、果地一定下來,要做的那個因、因地就跟著走了──這叫果因律。佛法修行特別重視這一點,所以你看前面〈世主妙嚴〉、〈如來現相〉、〈普賢三昧〉這三品是果地,這果地在前的修法就叫「果地覺」,「因地心」的因地在後面,故稱「果因律」;果先立起來,目標一定先下,那因地該怎麼做,自然就會調轉過來。換言之,〈世主妙嚴品〉在修行上最大的意義就是指「果地覺」──也就是定位!把你的人生定位在佛果位的覺悟上,讓人生所有的因行都朝此一目標靠攏、前進。



      「世主妙嚴」是《八十華嚴》裡的譯名,但在《六十華嚴》中,它被譯成「世間淨眼」。「世主妙嚴」的意思是「世間主」,我們這世間的主人,總共取德四十一個,也就是說,佛陀以外尚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中,除了居首位的普賢菩薩所代表的「普」字十個菩薩以外,再來就「海」字與「雲」字菩薩領銜的另外十位,這二十個菩薩歸類為兩「位」,然後加上後面世間主三十九位,是為四十一「位」;這個「位」並非指數量上的「個」,而是指「位次」、「位階」、「位分」等修行方法的意思。〈妙嚴品〉的主旨是要談這四十一位「世間主是怎樣莊嚴起來的?」我們認為打扮得漂亮叫「莊嚴」,但這裡真正所指的是:你的心境要如何轉過來──這才叫莊嚴!



      就〈妙嚴品〉的結構來說,主要分兩部分:一是「經首」,其次是「世間主」的部分。「經首」提到二十位菩薩,在妙嚴品的最後第五卷,又重複提到這二十位菩薩,但兩處意義不同。前面表達的是佛陀整個心境的寫照,它談佛陀的心境是真正美麗的世間和人生結構,而這真正美麗的人生則是基於這二十個菩薩的基本條件。那第五卷有關這些菩薩的經文,則在說明他們的法門,是他們的境界與修行方法的總說。



      至於〈妙嚴品〉第一卷中緊接在經首之後的經文,以及第二、三、四卷經文,則是在介紹三十九位世間主的法門,也就是指我們遇到世間的種種境界該如何處理。這三十九位其實又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有十九神將,從執金剛神、身眾神……,到主晝神為止,是指我們世間的塵境。它所表達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去面對與轉化種種境遇,這些不外乎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其中最會引起我們煩惱的,不是前面的色、身、香、味、觸,這五樣我們都還能忍受與避免,人的最大業障是在第六項法塵境界,那是我們幾乎難以控制的。我們若要斷絕法塵的干擾、怎麼去轉,這部分有很專門、很深的修法。這十九個世間主所表達的,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推動修行所運用的方法,這一展開就包羅萬相了。這種修法我們通稱為「三摩地」的修法。「三摩地」也叫「隨緣」,亦即隨著世間日常生活的種種因緣來修行。其實這十九大類當中至少還包含一百九十個法門,而每一法門裡面更有無量無邊的修行方法。



      第二大類,就是我們說的「個性」。我們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個性」,你可能看作是一種「現象」,或者說是一種「習氣」,這就透過「天龍八部」──阿修羅王、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夜叉、龍王、鳩槃荼、乾闥婆──表達出來了。其他經典提到這「天龍八部」只是在講鬼神而已,但〈世主妙嚴品〉裡的「天龍八部」,則是指我們人的八種元素、八類個性。譬如阿修羅代表的是我們的瞋心、是非心、正義感;迦樓羅是金翅鳥王,代表了我們生命在受到威脅或適應的過程中,會有侵略或欺負弱者的個性。那你有辦法轉化成另一種美好的生命因素嗎?緊那羅王翻譯過來就叫疑神,他長相很莊嚴、很英俊,但頭上有一隻角,又讓人以為他不是人。它讓我們產生「疑」的地方:「是人又非人?」這就好像你面對生活和人生,難以肯定「人生是不是這樣快樂的過日子?」夜叉即「捷疾鬼」,代表我們生命中有一個急性,不知在急著追求什麼?那種急的因素對我們有一種逼迫,造成人們會想去尋求刺激。可是你若有辦法將這種愛尋求刺激的急性子和精神,轉過來念佛或打坐──守住正念──馬上證阿羅漢了!



      這些天龍八部,一聽見佛陀講經就全都轉化過來,夜叉變藥叉,都變成了護法神將。為什麼全都轉化了?因為他們開始有了警覺。修行中,你自己的個性、脾氣、習氣,看得見嗎?如何改?抑或境界一來就東倒西歪,那又是如何倒的?我們凡夫,不論你、我,都不離這八種元素的作用,修行便是在磨這些個性,也就是要把這八種元素轉過來。



      第三類是天王,從第二十八類開始,月天子、日天子、三十三天王、夜摩天王、知足天王、化樂天王、他化自在天王,這是欲界天王;大梵天王、光音天王、遍淨天王、廣果天王、大自在天王(就是摩醯首羅天王)……,這些是色界天的天王。天王的意思,是指我們人的欲望愈清淨愈少,昇天就愈高。我們為何在這裡飛不起來?因為欲望很多。我們的欲望、我們的人、我對立,猶如欲界裡的須彌山。我們今天在欲界的範圍內,就是會受到欲望的拘束才不得出離。所以真正的修行,就要以「欲界天裡的修法該如何修」作為重點。要破除欲望,就先看清自己有多少欲望。我貪著了什麼?財產、妻兒、事業,還是名利?這些你都能看清楚否?



      〈妙嚴品〉的最末部分,談的是菩薩的德行、性德。菩薩,就整個佛教來講,其實可以濃縮成三大系統來看:普賢、文殊及觀音。這三個系統的經文,看起來也都不一樣,如果是普賢菩薩的經文,絕對是境界說在前面;如果是文殊菩薩系統的經文,就以祂的能力、祂的般若性空說在前面;如果是觀世音菩薩的經文,就以眾生的苦難及祂的慈悲心說在前面。



      那麼,普賢菩薩的經文是法界中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境界做基礎,你的能力無法發揮,你的慈悲、眾生的苦難也都沒辦法承擔,所以印度人將普賢菩薩認為第一導師,意義在這裡。學華嚴的人也都知道,普賢為長子,文殊為庶男。所謂「長子」,是指他是真正得到體性的,體性為第一,以普賢菩薩代表佛陀的大兒子就是代表佛陀的體性。它的意義就是談「存在的實相」!我們生命的存在,你感受得到嗎?你若能感受得到,才可能獲得生命的真相。那麼,要了解與感受這個存在,需要一份能力,叫般若空性。有了般若空性這種感受生命存在的智慧能力,你才有辦法獲得那個真實的存在,這也是文殊作為「庶子」的意義所在。我們要透過那智慧去感受體性、感受存在的實相,你能感受多少,生命品質就有多高。智慧愈高,感受能力就愈強,而你對那個「存在」的體會,也是你生命品質之所在。



      感受「生命體性的存在」──這在過去是從未有過的說法,但實際上自佛陀成道以來所教的,不管叫證阿羅漢、開悟、明心見性、了生死、出三界、斷煩惱……,全都是在教我們如何去感受生命的存在和體性。去培養這種能力,就叫智慧。你具足了智慧,就可以悟到生命的體性。也就是說,依照文殊菩薩的智慧,來感受普賢菩薩的成就,那樣就叫成佛。然而成佛以後要做什麼?就是要慈悲度化眾生──這就屬於觀世音菩薩的系統了!整個佛法在講的,就是這三個系統一起在運作的。我們真正要修行、開發我們的性德,大致上也不出這三大菩薩的系統。



      我們要如何開發自性、開發性德,這是修行中很重要的部分。但修行的要領,在於懂得生活中要怎麼去運用。你可以透過種種「正法行」,如誦經、念佛、打坐、持咒、修法……等,當然,還有一種非正法行,叫作「隨緣行」,也就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家務或工作,在進行當中去提起疑情與警覺,例如:「我這樣穿衣能開發我的自性嗎?」你在日常生活能樣樣提起覺性的話,你的心境、你的心態、你的人生、你的氣質……,都將完全改變,這是真正的修行!

    ?
    空庭書苑編輯部 謹識




    其 他 著 作
    1. 煖身:華嚴禪修入門
    2. 根本佛母:準提密法(再版)
    3. 禪修入門
    4. 生命故鄉的呼喚1:讓心活起來
    5. 勘玄記4:〈離世間品〉導讀 《華嚴經》思想脈絡的核心:大方廣佛華嚴經思想重勘覓玄紀要
    6. 佛系職場智慧力
    7. 人生的真諦苦集滅道:華嚴經四聖諦品講記
    8. 轉吧!地藏象限 ——海雲和上《地藏經》馬來西亞檳城弘法講記
    9. 普賢三昧:華嚴經 普賢三昧品講記
    10. 改變生命的九堂課
    11. 開啟靈性的鑰匙(上):《地藏經》北京夕照寺弘法講記
    12. 開啟靈性的鑰匙(下):《地藏經》北京夕照寺弘法講記
    13. 成佛方程式:《藥師經》北美溫哥華弘法講記
    14. 叩問藥師佛的法界密碼!:海雲和上《藥師經》新加坡弘法講記
    15. 入法界,普賢行!:華嚴經普賢行品講記
    16. 非常占察經3
    17. 進入修「定」的階段:淨行品與賢首品講記
    18. 觀照其心
    19. 非常占察經:海雲和上《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二)
    20. 善用其心
    21. 煩惱處方箋
    22. 活用其心
    23. 非常占察經:海雲和上《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一)
    24. 禪修正行:「安那般那」數息觀
    25. 禪修初探問
    26. 禪,就要這麼參!
    27. 海雲繼夢禪觀概論
    28. 非常華嚴經:四十華嚴玄談(2006-07北京廣化寺講記)
    29. 非常華嚴經:華嚴經經首
    30. 菩提行者的生命途徑:華嚴經明法品講記(上)
    31. 菩提道的生命藍圖:華嚴經明法品講記(下)
    32. 靈性生命的叩動:海雲和上華嚴經導讀西安講記之Ⅰ
    33. 燦爛的生命模式:海雲和上華嚴經導讀西安講記之Ⅱ
    34. 圓滿普賢生命:海雲和上華嚴經導讀西安講記之Ⅲ
    35. 幸福,冏小孩
    36. 認真,最幸福
    37. 普賢行願品:《華嚴經》總結【勘玄記03】
    38. 看見幸福
    39. 普賢十大願王行法精要:2006台北講記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記
    40. 是心,非心,還是心!:從《心要法門》談心 2007台北講記之二
    41. 心界導航:從《心要法門》探心 2007台北講記之一
    42. 幸福,就這樣
    43. 禪,怎麼參?:從《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談禪法心要 海雲和上2005台北禪七開示
    44. 十大願王修行法要〈新加坡.檳 城講記〉: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記
    45. 華嚴哲學懸談:勘玄記02
    46. 諸佛菩薩覺悟八要:八大人覺經 講記
    47. 生命的初始覺:華嚴經光明覺品講記
    48. 華嚴學導論 Ⅱ 悠遊法界的指南針
    49. 華嚴學導論 Ⅰ 佛陀DNA的傳承
    50. 華嚴經樞紐:勘玄記01
    51. 佛教量化工程史略:禪觀客觀檢測之管窺
    52. 華嚴墨寶.謝諤書法珍藏手札
    53. 藥師行法:海雲和上芝加哥弘法講記
    54. 我們只有一個選擇 Our Only Choice
    5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海雲和上芝加哥弘法講記
    56. 華嚴學導論
    57. 探玄記懸談講記3
    58. 生命密境
    59. 本尊曾於此─十一面觀音法
    60. 深深密─密行指引
    61. 非常金剛經(一)
    62. 非常金剛經(二)
    63. 不思議解脫
    64. 生命故鄉的呼喚1讓心活起來
    65. 新世紀的心靈工程
    66. 0001. 心靈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