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悲憫與共生
每年到了農曆七月初一,民間傳說陰府鬼門打開,鬼魂會來世間遊蕩,七月半中元節各地就要普渡、搶孤、放水燈。臺灣這種雜揉佛道的民俗宗教活動,由來已久,其中隱含對死者冤魂的召喚與追思,展現常民慈悲之情。也就是在這樣的民俗習慣裡,我們知道民間自古以來就流傳「抓交替」的傳說。
這種鬼抓替身的傳聞,總是發生在車禍、自殺或溺水的場域,尤其是溺水事故,最為常見。由於不是自然的死,民間認為一再重複發生的慘劇,背後有著一股神祕力量在引導,於是就相信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一切生死皆有因果業報的觀念。所以,佛教教化眾生要放下我執與無明,才能離苦得樂。死者亡魂也必須通過宗教儀式,才能得到超度與慰藉。
佳如這本《7月7月鬼門開》故事集,充分運用臺灣民俗各種題材,雖然在講鬼故事,卻講了一個不同凡響的人鬼動物之間,彼此融洽交流的故事。她通過小女孩瀅瀅的愛心,講述人鬼不但可以交流,結伴在天空飛翔,成為知心朋友,而且,貓狗也是「眾生」之一,應該平等相待。幽冥界與人世間雖有差異,可是兩者是可以和諧共生;人與動物儘管不同類,依舊可以和平共處。
佳如在故事裡,除了傳達眾生平等的觀念,愛護動物的熱情以外,更重要的是,她藉由此書想要結合民俗節慶與文學創作,讓下一代能夠多了解臺灣民俗文化,進而產生熱愛鄉土之心。她的這一點用心,我非常讚佩,讓我樂於推薦此書並寫序。
最後,我認為這本書,對兒童讀者具有成長的啟示,可以開拓想像力,認識生命真諦;對家長而言,則可深入理解常民文化,加深對人性與倫理的思索。
?
李進益(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