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局屏東林區管理處經營之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冬暖夏涼,三面環海的恆春半島,當地熱帶性季風氣候形成了特殊的熱帶季風林,使得園區內擁有許多珍貴稀有物種,又具有特殊之高位珊瑚礁,造就了豐富駁雜的森林生態。
本處轄屬國家森林遊樂區腹地廣大,生態資源豐富,是提供生態旅遊絕佳生態旅遊地;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為古珊瑚礁隆起抬升的石灰岩層,園區內遍布各類型的石灰岩地形,老樹根貫穿岩石峭壁,包覆著珊瑚礁岩,形成獨特的高位珊瑚礁林,2013年票選為屏東縣代 ...更多
本書整理了奧萬大多年來對鳥類觀察之成果彙整成冊,從奧萬大園區的介紹、賞鳥裝備、賞鳥路線、常見的鳥巢類型、鳥類的秘密生活、鳥巢箱的用途及設置原則及巢箱鳥類的觀察等內容,希望能提供學校學生、機關團體及愛鳥人士,來園區從事生態教育及鳥類欣賞時之 ...更多
Up to the present,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France has entered the 30th year since 1983. During the long-term ...更多
本書以說故事的方式來介紹扇平的生態,將內容區分為建築篇、植物篇、動物篇,不管故事內容的真實性如何,希望透過說故事的撰寫方式,出版一本與眾不同的解說手冊,讓民眾對扇平森林生態科學園有更深一層的體驗。
農糧署為推廣食農教育並讓學童認識稻米生態及歷史文化,特編此書期使引發學童閱讀,從繪本故事延伸至知識學習。千變萬化的米食,從傳統到現代,從你家的餐桌到總統府的國宴,到處都有它的身影。臺灣不但是產米的大國,也是米食文化的天堂喔。對於米,你天天 ...更多
政府為全面蒐集農林漁牧業生產結構及經營狀況等基本資料,自民國四十五年以來,由行政院主計總處每隔五年舉辦一次台閩地區農林漁牧業普查。農政部門則自民國七十年起非普查年逐年以農牧戶為對象辦理抽樣訪問調查,廣泛蒐集農業資源分布、生產結構、勞動力特性、農牧業經營現況, ...更多
近10年來在小丑魚研究之成果集結成冊,以通俗淺顯的文字說明,還有生動活潑的相片,讓民眾認識小丑魚以及其繁養殖的技術,亦提供相關資訊給產業及漁民參考應用,期能對小丑魚資源保育做出貢獻。
農糧署為推廣食農教育,並讓學童認識稻米生態及歷史文化,除編製繪本之外,並集結種稻教學有成學校經驗。提供師長一本易讀易懂易行的種稻參考手冊。
本書是小麥種原特性及圖片。
小麥是全世界第一大糧食作物,產量 ...更多
本書為辦理「都市綠美化與種苗生產研討會」所出版之專刊,收錄都市綠美化與種苗生產的發展趨勢、立體栽培水分管理與應用、推行綠美化種苗宅配、新興綠美化花卉品種之研發、如何使用蘭花美化您的家園、綠屋頂的功能及技術概論、花壇植物於社區綠美化之推廣應 ...更多
介紹BBS Taiwan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2012年的調查成果
水產資源與森林資源一樣,若能妥善利用,是一種可以半永續性的生物資源。為什麼?因為其具有自已留下子孫、能再生產的特性。就此點而言,與一經採掘就只有減少一途的礦物資源,在性質上是迥然不同的。那麼,何時、何處、何物、何量、何法才最為適當呢?對此 ...更多
手工紙製造流程介紹。造紙術是我國偉大發明之ㄧ,對文化傳播及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對知識傳遞、文化傳承及性靈陶冶有其重要的意義。
介紹CAS台灣優良農產品證明標章及其推行成果現況和CAS台灣優良農產品生產廠資訊。CAS標章制度是依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推動的認證制度,符合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等概念,更受到主管機關與驗證機構的雙重監督。為確保CAS產品品質,訂定嚴謹的追 ...更多
稻米一向為國人之主食,水稻為臺灣栽培面積最大的農作物,民國101年栽培面積達254,255公頃,年產量1,666,273公噸,本次研討會邀請國內稻作產業產管學精英,特別針對「良質米成果專題」、「良質米育種與品種鑑定」、「良質米高效栽培」、 ...更多
臺灣四面環海,海洋漁業發達,近年平均產量約為127萬公噸,平均產值約為新台幣943億元,漁業生產戶約13萬戶,從業人數約34萬人,對於周邊產業之發展、社會之穩定及糧食之供應層面上貢獻良多。
提供臺灣地區主要農產品生產及進出口量值等資料,項目包括稻米及雜糧作物、特用作物、蔬菜類、果品類及花卉類產銷及價格、批發市場交易量及價格等七十種項目資料。農業是我國立國的根本,也是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的主要力量,其盛衰非僅關係農民切身利益,且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 ...更多
介紹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民國101年研發成果及工作事項,本場邁入第二個百年的開端,配合農委會施政目標,推動「健康、卓越、樂活及永續」之農業環境,本場持續投入技術與源源不絕的熱忱,以期協助農民加強農業競爭力,維護農業生態環境。
「2013臺灣國際生物科技大展」於102年7月18日至21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農業科技館」係將往年本會、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以下簡稱屏科園區)及財團法人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奔別設置之展館整合為一。本次展示係以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推動成果及本會所屬試驗 ...更多
農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產業,當今農業發展除了要滿足傳統的民生需求外,更要能兼顧環境生態的永續維護,並具備國際競爭力。生物技術是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利器之一,而我國傳統農業基礎向來厚實穩固,不僅具有溫帶已開發國家之農業科技水準,並且掌握了熱帶開發中國家之種原優 ...更多
本書以初學者角度引導讀者入門,盡量避免專業艱澀用語,而以較貼近生活經驗或用途為敘述重點,說明物種形態特徵,採取圖文對照方式編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涵碧步道植物地圖》結合植物分布地圖及物種圖文對照,一書在手,除盼能增進導覽志工解說知能,亦可讓來訪遊 ...更多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國防軍事 民國52年春天,當時的國軍退除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蔣故總統 經國先生,不畏艱難,翻山越嶺,親身實地勘察,將原屬於榮民農墾處的武陵墾區,於當年的五月十日正式命名為「武陵農場」,以安置畢生貢獻國家社會, ...更多
介紹BBS Taiwan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的理念和方法的參考專書。本中心作為臺灣重要的生物多樣性政府研究機構,近年來大力投入野生動植物族群監測系統之建構,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BBS Taiwan)係透過定時、定量、定點之調查方法來完成監測 ...更多
柑橘的生長與栽培專書,從柑橘的基礎生理學層面連繫到肥培。整枝修剪等管理工作面向,讓知識與田間經濟同結合,學以致用,使臺灣柑橘產業蓬勃發展。本書以柑橘的生理為主軸,根據前人研究及資料,整理成通俗容易瞭解的栽培手冊,盼望本書對農民在果園經營管 ...更多
為推廣作物合理化施肥成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於民國102年10月2日舉辦「合理化施肥輔導成果研討會」,邀請13位國內合理化施肥專家進行執行成果演講,本研討會報告之合理化施肥作物包含水稻、玉米、綠竹、葡萄、芒果、印度棗、番荔枝 ...更多
臺東場於101年11月24日舉辦「農業藝起來-101年度臺東地區農業創藝展」,活動結束後引起與會來賓及民眾熱烈迴響。為了便於推廣及鼓勵民眾動手創作,本書記錄了創作者的發想巧思、製作步驟,讓讀者更容了解。
本所的SPF白蝦苗目前最大年產能約1億2千萬尾,可提供約15公頃的蝦池需求量,本所將視這項養殖產業的發展情形,適度調整產能或逐步將蝦苗培育技術轉移民間。為此,特將本所同仁相關研發成果及技術,彙整為白蝦的種苗生產技術手冊,其內容力求深入淺出,並配合相關圖片,期 ...更多
本書介紹芒果品種、栽培管理、合理化施肥、果園機械化作業、芒果病蟲害及相關生理病害、芒果採收後處理、芒果加工等各種技術,並檢附土壤採樣方法、常用化學肥料要素含量表、芒果病蟲害防治藥劑、銷日芒果病蟲害防治藥劑等。
?
記錄100年全台雜糧作物之各種研究。一、甘藷1.食用甘藷品種選育2.甘藷品種改良3.作物貯運及加工特性之研究.二、落花生1.優質落花生品種選育2.落花生育種3.98及99年期秋作落花生新品系區域試驗.三、毛豆、大豆、紅豆1.毛重品種改良2.芋香毛豆品種改良3 ...更多
鴛鴦,總令人有種幸福美滿的感覺。自古以來,牠討喜的形象就一直融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但對其生態習性卻總是所知闕如。 本書筆者雖非生物科班出身,但憑藉著一股熱情與執著,長期觀察紀錄,並四處求教交流,將其所看到的、知道的、有形無形的及關於鴛鴦的種種文化和生態,在本 ...更多
本書編寫係先由果實蠅基本生態及其危害特性著手,再探討其行為特性所發展出之防治技術,藉此控制果實蠅族群或降低其危害,減少農業生產損失。同時藉由整合性防治管理及族群動態之監測,發展區域共同防治之理念。
有機栽培是一種對環境友善的耕種方式,過程中完全不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生產安全的優質農產品供消費者使用,也能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恢復自然生態,可說是一種兼顧生產與生態的農業型態。作物有機栽培手冊,匯集了專業知識與技術,可直接提供農友參考採行,期望對促進我國有機農業 ...更多
近年來台灣農村人口老化嚴重,農村青年以脫離農業為己志,讓農業發展陷入困境,為扭轉此劣勢,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95年開始積極培育年輕化的優質農業人力,100年更整合資源開辦農民學院系統性的教育訓練,一方面引導對農業有興趣之青年從農,另一方面將新觀念、新技術帶給專 ...更多
本書編著之目的為推動東部地區中草藥產業,並介紹民眾瞭解與認識常見的保健、藥用植物,其中如當歸、黃芩等保健作物已在東部地區推廣栽培,白芷、黨參及十大功勞保健等保健作物則推廣潛力。本圖鑑亦針對日常生活容易誤用,或物種分類上相近之植物進行特徵的比較與說明,使民眾對 ...更多
本所為因應石斑魚產業問題,於2009年起,配合政策進行一系列的石斑魚繁養殖相關技術的研發與改進。為服務廣大的漁民朋友,特將同仁相關研發成果及技術,彙整為種苗生產技術手冊,其內容力求深入淺出,並配合相關圖片,期能成為漁民朋友在繁殖育苗技術方面最實用的參考資料。 ...更多
作物新品種育成與栽培技術、有機農業及合理化肥培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農業機械應用研究、採後處理技術、建立作物品種基因條碼技術、作物品種分子鑑定技術、家政推廣教育對農村婦女生活素質影響、開發農特產伴手產品行銷成功因素及水稻大佃農擴大經營規模效益評估等主題之研究 ...更多
動物之於臺北市市民,是朋友、是夥伴,甚至是家人。多項數據顯示,台北市動物保護處(以下簡稱動保處)改制成立三年,不論是臺北市民、保育團體或動保相關單位,對待寵物的觀念、關心的成度、飼養環境的要求、動物管理政策等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展,也為未來政府與民間的相互對 ...更多
本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長期投入澎湖周遭海域之海洋研究,領域包括漁業、養殖與加工等,累積了豐富多元之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資料,內容涵蓋了海域環境、物種資訊、棲地保育與產業應用等諸多成果。為了整合呈現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本書共整理了澎湖常見或重要的物種 ...更多
「愛玉子栽培管理」一書主要闡述臺灣特產愛玉子之特性及物候,並彙整本場多年來之愛玉子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心得,介紹本場選育之高產愛玉子新品種「苗栗1號」及「苗栗2號」,供有志於從事愛玉子栽培之農民參考。
稻米一向為國人之主食,水稻為臺灣栽培面積最大的農作物,民國101年栽培面積達254,255公頃,年產量1,666,273公噸,在經濟與糧食安全都具有相當的重要性。良質米研究團隊97年7月成立,團隊成員包含農糧署、農業試驗所與各區農業改良場等研究人員。經數年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