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

Deep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70637
卡爾•紐波特
吳國卿
時報出版
2017年7月25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571370637
  •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人生顧問


  • 商業理財 > 成功法 > 自我成長

















    世界越淺薄,深度工作的報酬就越可觀

    人心越紛擾,專注產出的威力就越驚人





    各界好評

    前言│深度工作 vs. 淺薄工作



    PART 1────概念



    第一章 深度工作力,創造價值的關鍵能力

    成為新經濟中的贏家

    深度工作力協助你快速學習

    深度工作力協助你達成高效生產

    為什麼有些經常分心的人,表現卻很傑出?



    第二章 當「深度」越稀有,就越值得你投入

    擁抱分心的原因1》度量黑洞

    擁抱分心的原因2》最小阻力原則

    擁抱分心的原因3》以忙碌代表生產力

    擁抱分心的原因4》網際網路狂熱教派

    深度工作就是你的機會



    第三章 深度工作力,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

    支持深度的論證1》從神經學來看

    支持深度的論證2》從心理學來看

    支持深度的論證3》從哲學思考

    深度生活就是好生活,不管你從什麼角度看



    PART 2────原則



    原則一 培養深度工作力

    策略1》確立你的工作哲學

    策略2》建立深度工作的儀式

    策略3》大動作投入深度工作

    策略4》別獨自工作

    策略5》像經營企業般執行

    策略6》要懶惰



    原則二 學會擁抱無聊

    策略1》別逃避分心,要逃避專注

    策略2》學老羅斯福那樣工作

    策略3》練習生產性冥想

    策略4》練習記憶一副牌



    原則三 拒絕任何好處心態

    策略1》根據「重要少數法則」選擇網路工具

    策略2》利用「斷線實驗」篩選社群媒體

    策略3》別用網際網路來娛樂自己



    原則四 排除淺薄事務

    策略1》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

    策略2》量化每一種活動的深度

    策略3》確認淺薄工作的時間比率

    策略4》在五點半前結束你的工作

    策略5》讓自己難以連絡



    結語

    附註





    推薦序



    時間管理的最佳心法

    (楊斯棓 醫師、台灣菲斯特顧問)




      某個上班日的上午十點半,你打開Gmail,下載一份C型肝炎最新治療指引的PDF檔打算好好研讀,忽然你被購物網站寄來那封主旨寫著「瘋狂一夏大夏拚」的廣告信件吸引,你思索著要不要把家中布滿灰塵的老舊電風扇換成Dyson冷暖循環扇,然後你的魂魄又跟著點開的信用卡優惠網頁飄然而去,你開始盤算刷哪張卡最划算,唉,滿萬送一千五那張卡你沒辦,乾脆再查一下最近的分行在哪裡,中午偷空去辦好了,咻,十二點整,正事沒做好先不提,循環扇也沒買成。



      「不行不行,剩下的時間要好好把握,下午一定要振作。」你自我喊話。



      下午你偷滑了十次臉書(你就是捨不得關閉通知),換淨水器濾心的師傅耽擱你十幾分鐘,你重新進入效率良好的工作狀態又花了二十分鐘,好不容易正事做得正順手,同事團購的蘇打餅恰巧送到,這次輪到你去拆箱,等你分配好,大夥也準備要下班了。



      你想說今天到底在幹嘛,對自己的工作進度有點懊惱,回家後覺得身心俱疲,先躺在懶骨頭上看個電視好了,從政論節目歇斯底里的反年改大叔、衛視電影台的周星馳、HBO的羅素克洛,每一台你都看了十幾分鐘,最後你轉到蓬萊仙山,沒五分鐘關了電視,一個小時又過去了,筋疲力盡,你準備上床睡覺。



      準備上床時你忍不住撥弄你的iphone,朋友在臉書上分享寶島叫賣哥的現場拍賣,真有意思,海鮮、古玩、遙控飛機,無所不賣,叫賣哥的口條一流,連咒罵觀眾也讓你笑得合不攏嘴,於是到了凌晨一點,你因為發現臉書上的新大陸而還沒睡,可以想見你明天的精神狀態大概也如酒醉。



      假如你恰巧曾這麼把一天給揮霍,放大一百倍,也就是一年中的一百天你都這麼過,這有多可怕?你做了許多「淺薄工作」(你在臉書上點了許多讚,回了許多表情符號,但沒有創造多少新價值),你幾乎可以被控訴刻意遺忘「深度工作」的價值。



      ■ 想要超群拔尖,就要主動預留深度工作的時間



      「遲到跟準時的人有什麼不一樣?」我的臉友ESOR(四本暢銷書作家)在他的時間管理課堂上對大家提問。



      我自己的習慣是,如果ESOR的課九點半開始,我九點十分前要抵達台北的教室,大約九點前我得抵達台北車站,也就是我得搭八點從台中出發的高鐵。再回推,從我家最慢七點十五得搭上計程車,不塞車的情況下,七點四十前可以抵達高鐵站,還可以在車上用APP訂摩斯早餐,抵達高鐵站後可以悠哉悠哉的取餐後再上車。只要我前一天把行李打包好,那我七點起床都還來得及。



      上述這段以終為始(先了解目標,才能往正確的方向前進)的安排,不管是要寫一篇推薦序、寫一本書、主持一場工作坊,甚至安排一整年計畫,都同樣適用。



      史蒂芬.柯維把時間分成四個象限,呼籲人們多做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我認為這「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正是跟深度工作遙相呼應。



      卓然有成的人,都是特別切出一段時間,完成深度工作。深度工作的特性是:這段時間你擁有絕對主導權,沒有人能打擾你,搶你時間,搶你眼球,你可以專心鑽研「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反過來,如果已經是「緊急又重要」,代表時間是由別人主導,你是被追殺的一方,這種時候通常只能把事情做到七、八成好。想要超群拔尖,就要主動預留深度工作的時間。



      書中舉精神醫學泰斗榮格的例子,榮格每天吃完早餐後,有整整兩個小時不被打擾,專事寫作。康德也是如此,每天凌晨五點到七點、早上十一到十二點,是他深度工作的時間。村上春樹是清晨五點到十一點;富蘭克林則是早上八點到十一點、下午兩點到六點。



      我的臉友ESOR的深度工作時間是早上五點到七點,這個時候,他的家人都還在夢鄉,他可以專心書寫,琢磨網誌。



      ╳╳╳╳



      除了深度工作,本書最重要的提醒告誡我們:莫過度連線。



      過度連線讓我們被迫關注太多其實一點都不重要的事情,除了消耗我們精力,毫無益處。



      時間是最稀缺又公平的資源,我們生來金錢存摺從零開始,或許富二代生來從數億到數百億起跳,但時間存摺相對公平,我們如何善用時間深度工作,將決定我們人生下半場的品質。



    推薦序



    在專業生涯開始前最好知道的事

    (蔡依橙 新思惟國際策略長)




      為什麼同樣出社會四年,有人專業成績耀眼,有人卻好像才剛從學校畢業?為什麼同時決心發展學術,有人發了十篇學術論文,有人卻連開胡都還沒?



      為什麼專業成績差異如此大?本書的主題「深度工作力」,就是造成這差異的其中一個重要解答。

     

      「深度工作力」,說穿了,就是「專心」。然而,專心需要方法和練習,本書利用各種分析與建議,協助你有效創造並維持長時間的專心。



      如果你要發展的專業,是像學術研究,需要大量的知識匯聚,需要從大量的訊息中找出模式或規律,需要加上一部分的創意,找出沒有人想過的切入點。你建構的成品需要考慮各式各樣的批評,迎接審閱者刁鑽的挑戰。為了完成這些,讓自己在沒有人找得到的地方,進行深度思考與寫作,會比在吵雜的辦公室,隨時可能被打擾,必須接聽電話或分心看一下電子郵件,成功的機率更高。



      以上這段,說明了本書涵蓋的幾個部分:



      ◤ 深度工作可以協助你達成什麼?哪些職業內容需要深度工作??

      ◤ 深度工作為什麼好?根據的是什麼?

      ◤ 深度工作可以怎麼達成?包括時間、空間、環境、生活習慣的規畫。

      ◤ 深度工作的敵人可能有哪些?要如何對付?



      ■ 每個人都需要深度工作力



      進社會後,能在職涯初期學會深度工作的人,的確有,但不多。這些人能自行學會深度工作,通常有兩個途徑:剛好有願意帶你、給你個人化建議的高手前輩,或是自己就擁有強大的後設認知能力。



      有高手前輩願意帶你,當然是求之不得。但我們都清楚,在職場遇到高手的機會很少,而這樣的人又剛好是你的主管,剛好跟你有類似的人生軌跡,剛好跟你做同樣的領域,剛好有時間、也願意帶你,剛好有優良的教學能力能讓你懂,這樣的機會實在太小了。



      第二個途徑,強大的後設認知能力,也就是能跳脫現狀,問自己以下的問題:為什麼我的進度緩慢?我的時間浪費在哪裡?為什麼我無法專注?我離目標還有多遠?要如何規畫我的生活、我的環境,讓目標能有效實現?這種強大的後設認知能力,也不是很常見。



      因此,如果你有能力、也願意讀書,這本《Deep Work深度工作力》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它帶你逐步思考並拆解自己的生活,清楚設定目標,調整環境,更高效的工作,達成你想要的人生。



      不只是做學術研究,後來我創建自己的團隊時,也同樣需要深度工作力。



      我們有高速網路,但沒有附掛電話,鼓勵所有人使用「非同步」的溝通媒體(會打擾人的就是同步,如電話;你可以擺著晚點再看的就是非同步,如專案管理系統),確保每個人連續專心工作的權利。為了保有交流,我們中午會一起吃飯,聊聊最近的時事並交流看法。定期開行政會議,但一週最多一小時,而且事前要準備議程,讓所有人都能預習並進入狀況。



      讀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英雄所見略同。只不過,畢竟作者是在美國,他做的是學術研究,而你在台灣,做的行業也可能跟他不同。



      ■ 應用在台灣時的思考



      舉個例來說,書中建議你以三十天的斷線實驗,確認你是否需要一項社群媒體,尤其是臉書。



      臉書可怕的通知聲與紅點,以超高成癮性,一次又一次把人拉向淺薄世界。但不幸的,在台灣,我們工作時數長,互動機會與攀談技巧也少,加上又是集體性強的亞洲文化,這些差異,使得臉書成為台灣社會主要的訊息來源與弱連結平台。也因此,在台灣不使用臉書,你損失的,可能比一個美國教授要多上許多。



      與其捨棄臉書,不如以書中介紹的深度工作原則來管理自己的臉書使用:關掉即時通知的聲音與震動,保留深度工作的時間;每次發言前,多點思考,讓文字多些深度;每次與人連繫前,多站在對方的立場,讓溝通的效益最大化。主動追蹤優質訊息,有效的經營弱連結,用這樣的積極態度來使用臉書,或許更適合台灣的現況。



      讀書要讀核心而非表象,深度工作力的概念值得我們學習,而你也需要從這樣的內容中,歸納出適合在台灣的你的做法。



      深度工作力,將協助你成為時間與注意力的主人,進一步,讓你成為人生的主人。



    前言



    深度工作 vs. 淺薄工作(摘錄)




      在瑞士蘇黎世湖北畔的聖加倫區,有個叫柏林根的小鎮,心理分析學家榮格(Carl Jung)1922年選擇在這裡興建一座避靜屋。剛開始,他蓋了一棟簡單的兩層樓石屋,並稱之為「塔屋」。從一趟印度之旅回來後,他看到當地人們常在家中設置冥想室,於是決定擴建避靜屋,增添一間私人辦公室。「在這裡,我可以獨處。」榮格談到這個空間時說:「我隨時帶著那把鑰匙,除非得到我的允許,沒有人能進到那裡。」



      新聞記者柯瑞(Mason Currey)在他的著作《每日儀式》(Daily Rituals)中,從各種來源整理榮格的相關記述,還原這位心理分析師在塔屋的工作習慣。據柯瑞的報導,榮格通常在早晨七點起床,吃過豐盛的早餐後,他會在私人辦公室度過兩個小時不受打擾的寫作時間。到下午,他通常會冥想,或是在附近鄉間散步到很遠的地方。塔屋沒有電力,到了晚上必須點油燈照明,以壁爐取暖。榮格會在晚上十點就寢。「只要身在塔屋,就讓我感到十分安詳和精神煥發。」榮格說。



      以榮格當時職涯的忙碌想像,我們可能把塔屋想成一座度假屋,但很顯然,榮格興建這座湖畔避靜屋不是為了逃避工作。1922年榮格買下這處產業時,並沒有閒暇供他度假。一年前的1921年,他才出版《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他在這本簡明扼要的書中,明確闡述了他的理論與他的好友兼良師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思想已漸行漸遠。在1920年代反對佛洛伊德的看法是很大膽的行為,為了替他的書辯護,榮格必須保持敏銳,寫出一系列有言之有物的文章和書籍,進一步支持和建立分析心理學──也就是他最後創立的新思想學派。



      榮格的演說和諮詢執業讓他在蘇黎世很忙碌,這一點無庸置疑,但光是忙碌無法讓他滿足,他想改變人們對無意識的了解。這個目標需要更深刻刻、謹慎的思維才能達成,而這不是他忙碌的城市生活方式能辦到的。因此,榮格到柏林根隱居,不是為逃避他的職業生活,反而是想更上層樓。



      ╳╳╳╳



      榮格後來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當然,他最後的成功有許多因素促成,不過在本書中,我對以下的技巧深感興趣,這在他的成就中肯定扮演重要角色:



      ◤ 深度工作



      在免於分心的專注狀態下進行職業活動。這種專注可以把你的認知能力推向極限,而這種努力可以創造新價值,改進你的技術,並且是他人所難以模仿。



      深度工作是把你的心智能力擠出最後一滴價值所不可或缺。而從過去數十年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我們知道,伴隨著深度工作產生的心智張力,對提升你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換句話說,想在像20世紀初的精神病學這類需要高認知能力的領域出人頭地,深度工作是不可少的努力。



      「深度工作」是我自創的詞,榮格當年不曾用過,但他當時的做法意味著他深諳箇中根本概念。榮格在樹林中興建石塔,以便在他的職業生活中培養深度工作的能力,這是一件需要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的任務。這件事也排擠他追求其他短期目標的時間。正如柯瑞寫的,榮格定期到柏林根,這消耗了他花在臨床工作的時間,「雖然有許多病患仰賴他,榮格卻堅持排出時間。」深度工作雖然是繁忙日程的負擔,卻攸關他改變世界的目標。



      的確,如果你研究古代或近代歷史上其他深具影響力的人物的生活,你會發現,深度工作是他們共通的特性。例如,早在榮格之前,16世紀作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在法國別墅南面石牆的樓塔,興建一間私人圖書室用來工作;馬克.吐溫(Mark Twain)在紐約採石場農莊的一座小屋,寫作《湯姆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的大部分手稿,他的夏季就在那裡度過。馬克.吐溫的書房離主屋很遠,他的家人必須吹號來提醒他吃飯。



      舉更晚近的例子,劇作家兼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從1969年到2013年的四十四年間,編寫並導演了四十四部電影,並獲得二十三次奧斯卡提名,他的藝術創造多產到近乎離譜。在這麼長的時期,艾倫從不用電腦,他謝絕一切電子干擾,只用一部德國奧林匹亞SM3手動打字機完成他的所有寫作。加入艾倫反電腦行列的還有理論物理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他工作的地方如此與世隔絕,在宣布他贏得諾貝爾獎時,新聞記者甚至還找不到他。



      另一方面,JK羅琳(J.K. Rowling)雖然使用電腦,卻以寫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期間從社群媒體消失而聞名(這段期間社群媒體正蔚為流行,媒體人物無不趨之若鶩)。羅琳的助理直到2009年秋季才以她的名字註冊推特帳號,當時她正專心寫作影集《臨時空缺》(The Casual Vacancy),所以在頭一年半她唯一的推文是:「這真的是我,但你們恐怕不會常看到我的推文,因為我目前最常用的是筆和紙。」



      深度工作當然不是歷史人物或科技恐懼症者的專利。微軟執行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以一年兩次的「沉思週」而聞名,在沉思週期間,他會離群索居,通常住在一棟湖濱木屋,什麼事也不做,只沉思大事情。1995年的沉思週,蓋茲寫了著名的備忘錄〈網際網路浪潮〉,把微軟的注意力轉向一家叫網景通訊的新創公司。



      人稱網路叛客作家的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雖然協助塑造了世人對網際網路時代的許多觀念,卻很諷刺的幾乎沒有人能以電子方式連絡他。他的網站不提供電子郵址,而以一篇文章解釋他為什麼刻意避免使用社群媒體,以下是他的解釋:「以這種方式安排我的生活,我可以獲得許多不被打斷的連續長片段時間,讓我用來寫小說。不這麼做會有什麼結果?我的小說將無法很快的與世人見面,而我只能寫一堆電子郵件給許多個人。」



      ╳╳╳╳

    ?

      有影響力者無不善用深度工作,這很值得強調,因為它與現代大多數知識工作者的行為恰成鮮明對比,大多數人正快速遺忘深度的價值。



      現代知識工作者與深度工作漸行漸遠的原因不難理解:網路工具。這個統稱涵蓋各式各樣的通訊服務,像電子郵件和簡訊、推特和臉書等社群媒體網絡,以及形形色色的資訊娛樂網站,如BuzzFeed和Reddit。這些工具,加上隨時隨地可以透過智慧手機和聯網電腦使用它們,把大多數知識工作者的注意力切成片片斷斷。麥肯錫公司2012年做的調查發現,一般知識工作者現在花超過60%工作日的時間在電子傳訊和網路搜尋上,光是用於閱讀和回覆電子郵件就花了工作時間的近30%。



      在注意力分散的狀態下無法從事深度工作,因為深度工作需要長時間不被打斷的思考。這不表示現代知識工作者心智懶散,事實上,他們宣稱自己隨時都很忙碌。這種不一致該如何解釋?另一類工作方式可以解答大部分的疑惑,而這種工作方式正好是深度工作概念的反面:



      ◤ 淺薄工作



      非高認知需求、偏向後勤的工作,往往在注意力分散中執行。這類工作通常無法創造多少新價值,而且很容易模仿。



      換句話說,在網路工具的時代,知識工作者越來越以淺薄工作取代深度工作,有如人類網路路由器,隨時在發送和接收電郵訊息,注意力頻繁被打斷,以便快速回應。較重大的工作需要深度思考,例如擬定新企業策略,或撰寫重要的經費補助申請書,如果經常被小事打斷,分心的結果將是低劣的品質。



      對深度工作更不利的是,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這種轉向淺薄工作的改變並非可以輕易扭轉的選擇。如果經常處在慌亂的淺薄狀態,很可能永久減損你深度工作的能力。新聞記者卡爾(Nicholas Carr)2008年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發表一篇常被引用的文章,他在文中承認:「網路似乎削弱了我專注和沉思的能力,而我不是唯一受害者。」卡爾把他的論點擴大寫成一本書,就是入圍普立茲獎的《淺薄》(The Shallows)。不難想見的是,為了寫這本書,卡爾不得不搬進一棟小屋,強迫自己與外界隔絕。



      ╳╳╳╳



      深度工作不是作家和20世紀初期哲學家的懷舊情感,而是一種在今日有極高價值的技術。



      深度工作的價值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與學習有關,今日的資訊經濟仰賴快速進步的複雜系統,例如,我們現在學習的電腦語言有些十年前還不存在,十年後可能已經過時。同樣的,1990年代跨入行銷領域的人,可能完全想不到今日他們必須精通數位分析。因此,想要在今日的經濟環境中保持價值,你必須有能力很快學會複雜事物。達成這個目的需要深度工作。如果你不培養這種能力,你可能隨著科技進步而落後。



      第二個理由是,數位網路革命的影響是兩面刃。如果你能創造有用的東西,它可以通達的受眾(亦即僱主或顧客)基本上是無限的,這將使你的報酬大幅擴增。另一方面,如果你創造的東西平庸無奇,你的麻煩可大了,你的受眾很容易在線上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不管你是電腦程式設計師、作家、行銷人員、顧問或創業家,你的情況已變得類似榮格嘗試勝過佛洛伊德,要想成功,你必須使出混身解數,創造最佳績效,而這是一個非深度不可的任務。



      深度工作的需要日增是一種新現象。在工業經濟中,只有一小群高技術勞工和專業階級需要深度工作,大多數勞工即使不培養心無旁騖的專注力也過得去,他們受僱來操作機具,而且工作性質在數十年職涯中也很少改變。然而,隨著我們轉向資訊經濟,越來越多人變成知識工作者,深度工作也隨之變成重要資產──即使大多數人還沒有體認到這個現實。

    ?

      換句話說,深度工作不是一種已落伍的老技術,而是對任何想在全球化的資訊經濟中競爭並出類拔萃的人必備的關鍵能力。真正的獎賞不會留給那些閒適的使用臉書的人(淺薄工作,很容易被取代),而將歸於像是能創造分散式系統並提供服務的人(深度工作,難以取代)。借用商業作家巴克(Eric Barker)的說法,深度工作的重要,堪稱為「21世紀的超能力」。



      ╳╳╳╳



      在這本書中,我嘗試探索並解釋我深受深度吸引,並捨棄淺薄的原因,並介紹協助我實踐深度工作的各種策略。我把這些概念形諸文字,部分原因是想協助你追隨我的腳步,重建你以深度工作為核心的生活。但不只是這個原因。我思索並釐清這些想法的另一個目的是,進一步激勵我自己的練習。我對深度工作假說的認識帶給我許多助益,但我相信,我的價值生產潛力還未完全發揮。在你苦苦思索並終於了解這本書介紹的概念和原則時,我也正在力行我的假說,嚴格的去除淺薄,努力培養專注的深度。



      當榮格準備掀起精神醫學界的革命時,他在樹林裡打造一棟避靜屋。這棟塔屋,變成榮格維持深度思考,創造改變世界的驚人原創理論的地方。在後續章節裡,我將嘗試說服你加入我的行列,努力打造我們自己的塔屋。在越來越紛擾的世界裡,培養創造真正價值的能力,並認識過去許多世代最有生產力和最重要的人物擁抱的真理──深度生活就是好生活。




    其 他 著 作
    1. 深度職場力:拋開熱情迷思,專心把自己變強! MIT電腦科學博士寫給工作人的深度精進指南
    2. 深度學習力:學歷貶值時代,MIT博士教你從大學就脫穎而出的75個成功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