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絕版書的傳奇。本書於1932年在美國初版,文學評論界一片好評,十餘年後,歐美學術巨擘榮格等德國學者偶識此書,驚為天人。1961年,這本已絕版的書以平裝本再版,立即風行歐美,有八種語言的譯本,被譽為二十世紀唯一的宗教經典。
19 ...更多
這是一個人的生命故事,牽聯著20世紀中葉一位傑出而重要的學者、作家及神學家C. S. 魯易斯(C. S. Lewis, 1898-1963)與美國詩人喬伊(Joy Davidman)的一段生活紀錄。
本書作者葛萊遜,喬伊之子,1952年隨母親喬伊遷居英倫 ...更多
一部近代日本人自我意識史
日本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愛好自我定義 ...更多
貝多芬的頭髮,訴說了他創作巔峰後謎樣的死亡?舒伯特、舒曼的抒情樂章譜寫著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痛楚?梵谷生如烈焰,他自戕前瀕臨瘋狂的祕密?美國聖人林肯每個星期服用一次含水銀的藍色藥丸?狂人希特勒之獨裁大業和其隱疾有何關係 ...更多
人生,就是生活的哲學;中國知名作家王蒙,一生境遇大起大落,頗為傳奇。王蒙筆耕四十八年,創作了豐富多樣的文學作品,馳騁文壇半世紀,獲獎無數,並成為中國文化部部長。2003年《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一書,在中國各地引起了極大的回響和轟動,主要 ...更多
藝術,作為一種志業
任何世代總有許多熱愛藝術的朋友,懷著對藝術的渴慕與追求的熱忱,希望得其門而入。然而不少踟躕、徬徨,無所適從,甚至焦慮、失望。這本書試圖幫助這些朋友解開困惑。
藝術之路都是靠自己努力追求,一步一腳印 ...更多
神話是精神分析的基本語言
神話是什麼?為何人類需要神話,尤其是現代人哭喊般地渴求神話的撫慰和安定力量?作者開宗明義說:「神話是把無意義的社會變成有意義的一種方式。神話是賦予人類存在重要性的敘事模式。……沒有神話的我們就像一 ...更多
內容簡介
半世紀來最全面、完整、細膩的一本弗洛依德傳
精神分析是辨認二十世紀、乃至二十一世紀特徵的一種時代口音。
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承認自己是否為一個弗洛依德主義者,都無損於當代精神分析語彙盛行不衰的境況,諸如潛意識、壓抑、解夢、語誤等 ...更多
威廉.詹姆斯的<<宗教經驗之種種>>自一九0二年出版以來,旋即登上暢銷書榜。華特.克拉克(Walter H. Clark)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中提到:「它是宗教心理學領域最著名的一本書,或許也將成為二十世紀宗教論著中最有影響力的一本書。
藉著對 ...更多
見證時代的感性認知與實踐可能
未來革命的特徵在於它廣大的規模,因為不僅是政經結構、階級關係,還包括人類與外在自然的關係,都將邁向激進轉型階段。對馬庫色而言,「解放自然」連結了政經和文化的革命,也連結了「改革世界」和個人解放。因此,作者在本 ...更多
近代中國一場風雲詭譎的政治與社會變遷史──
袁世凱一生爭議很多,他先後背叛了維新黨人、滿清朝廷與民國政府。他站在歷史的機會點上,手握重權,原可以做一個開國立勳的英雄,可惜為己謀甚,而未為國謀。
儘管史家對袁世凱的評價不高,興致不大,但不能 ...更多
本書記載耶穌一行蹤成謎的歷史歲月。四福音有耶穌在十二歲到過聖殿的記載,也有他大約三十歲出現在約旦河的記載。但對於耶穌在十二至三十歲期間的行蹤與行事,四福音卻隻字未提,一直是歷史之謎。 一些古代西藏經卷記載,耶穌曾在東方生活了十七年。他曾經在印度、尼泊爾、拉達克和西藏學習和傳道。 ...更多
英雄自日常生活的世界外出冒險,遭遇奇幻的力量,贏得決定性的勝利;並自神秘的歷險帶著給同胞恩賜的力量回來。
─坎伯
在許多原型式的個人或文化的英雄神話中, ...更多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必然是因為它內涵豐富或經典教育均須有好的進階導引,方能使讀者品味其中宮廟之美、百官之富。在一個經典價值重新被體認、地位重新恢復的時代,我們比以往更需要經典,因此也更迫切地需要一些指引。朱自清這本《經典常談》無疑是一本頗為實用的地圖或導覽。--龔 ...更多
《懷碩三論》是藝術家、評論家何懷碩先生三十多年來所寫的文字精華大整合。包括他過去出版十本書中最重要文章的精選、修訂以及近十年來所寫末出版的新著。
三論是《人生論》、《藝術論(上、下卷)》、《畫家論》共四冊。分別為《孤獨的滋味》、《創 ...更多
本書要探討的就是「生活的學問」。
作者試圖從具體的生活場域、人文活動、感性生活等方面來探索當代社會的人文美、風俗美、生活美。
作者認為文化才是政治的內容,政府施政是要讓民眾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而不是進行權力之分配。因此政治應以發展文化、淳美風俗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