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仍然找不到? 查詢時間 查詢結果 系列 >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0.01秒 89本 共分 1頁      第1頁

東亞思想交流史中的脈絡性轉換
 
作 者 :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22年2月08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哲學史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67.00 元 
特 價: 9 折 150.3 元 省下16.7 元            
  本書所收15篇論文,是兩位編者所合作的三次國際研討會所發表論文的選輯,全書環繞在思想交流史中常見的「脈絡性轉換」現象加以分析。本書第一部6篇論文,都在東亞思想交流史視野中,探討儒學重要概念所經歷的「脈絡性轉換」;第二部9篇論文,從近代日本與西歐思想交流的視野,分析近代日本思想的   ...更多
從「道理」到「物理」:日本近世以來「化道為術」之格致過程
 
作 者 : 韓東育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20年11月03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哲學史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93.00 元 
特 價: 9 折 173.7 元 省下19.3 元            
  以徂徠學為代表的經世理論體系,發生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是由古學派思想家荻生徂徠及其弟子所創建的思想流派。「盡廢宋儒注腳」的學術宗旨,現實上根植於日本社會的發展需求,理論上來源於中國先秦的實務主義,方法上體現為人性還原為人情、仁論轉化為禮論、天論下凡為人論的實用理性,座標上展開於從先   ...更多
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續編
 
作 者 : 楊祖漢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7年8月09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17.00 元 
特 價: 10 折 217 元 省下0 元            
  本書對韓國朝鮮朝(1392-1910)的儒學作系統性研究,以問題的論爭為主,討論多位著名儒者的思想。包括朝鮮朝前期的鄭三峰、李退溪、李栗谷,及朝鮮陽明學唯一大家鄭霞谷;對後期的蘆沙學派、寒洲學派、華西學派也以田艮齋的評論為線索,對各   ...更多
東亞視域中的「中華」意識
 
作 者 : 張崑將/編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7年5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文化史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00.00 元 
特 價: 10 折 100 元 省下0 元            
  「中華」或是「中國」對周邊國家而言,從來都不是不證自明,甚至在中國本身,也是處於流轉變化當中。本書所收錄十篇文章共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藉由「拓跋國家」的構想,重新探討漢唐間中國概念的變化。【第二部】集中在清帝國時期所面臨的華夷新   ...更多
西田幾多郎:跨文化視野下的日本哲學
 
作 者 : 張政遠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7年4月12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概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87.00 元 
特 價: 10 折 87 元 省下0 元            
  西田幾多郎(1870-1945)曾提出一個比喻來說明自己的工作:「我們要以現代的方式,精煉含有貴金屬的東洋礦石。」對於日本哲學家所發掘出來的「礦石」,本書要進行一種調查工作,我們可否從分析這些「礦石」的成份,去追溯它們的源頭?除此之   ...更多
從「請封」到「自封」:日本中世以來「自中心化」之行動過程
 
作 者 : 韓東育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7年2月07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文化史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93.00 元 
特 價: 10 折 193 元 省下0 元            
  本書以「據實性假說」為切入點,考察日本中世以來圍繞「崇神尚武」和「崇利尚力」原則而次第推進的對華「請封」和對己「自封」過程。

  日本天皇即位禮「大嘗祭」中的「真床覆衾」儀典及相關風俗源出於商朝等學術考證,   ...更多
沈宗瀚先生年譜
 
作 者 : 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6年11月22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人物史/傳記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50.00 元 
特 價: 10 折 150 元 省下0 元            
本書不僅涵蓋沈宗瀚先生的一生,也是一部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史。
  ...更多
儒學與現代意識〔增訂版〕
 
作 者 : 李明輝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6年11月22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33.00 元 
特 價: 10 折 133 元 省下0 元            
儒家思想究竟是中國現代化歷程上的阻力還是助力?
它能否在經過轉化後,繼續維持生命力?
...更多
電光影裏斬春風: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
 
作 者 : 張崑將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6年6月27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文化史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93.00 元 
特 價: 10 折 93 元 省下0 元            
◎認識日本文化,必須從理解什麼是「武士道」開始!
◎武士道不能只看表象,本書將帶領您回到歷史的脈絡中,重新認識多采多姿的武士道樣貌!
<   ...更多
東亞傳統與現代哲學中的自我與個人
 
作 者 : 蔡振豐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6年1月2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概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90.00 元 
特 價: 10 折 90 元 省下0 元            
對於person與self,「個人」與「自我」概念的釐清,
有助於東亞漢字文化圈內部的相互理解,   ...更多
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修訂一版)
 
作 者 : 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5年11月04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27.00 元 
特 價: 10 折 127 元 省下0 元            
東亞各國的儒學研究不能繼續停留在各國儒學史的研究層次,
將東亞儒學視為整體進行研究有其重要性與迫   ...更多
東亞視野下的日本哲學:傳統、現代與轉化
 
作 者 : 林永強、張政遠/編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4年2月2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文化史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83.00 元 
特 價: 10 折 83 元 省下0 元            

從日本的儒學傳統,到經歷現代性與後現代的哲學反思與轉化
本書呈現東亞視野之下的日本哲學最新研究面貌<   ...更多

從案頭到氍毹:《牡丹亭》明清文人之詮釋改編與舞臺藝術之遞進
 
作 者 : 陳凱莘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4年2月21日
分 類 : 藝術設計 > 戲劇 > 戲劇評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83.00 元 
特 價: 10 折 83 元 省下0 元            

湯顯祖在戲曲史上的地位,可比擬西方的莎士比亞
本書深入觀察《牡丹亭》在不同演出模式的遞嬗中詮釋重心的   ...更多

身分、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
 
作 者 : 甘懷真/編著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2年2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43.00 元 
特 價: 10 折 143 元 省下0 元            
  士族是臺灣的中國史研究的重要課題。2008年起,在臺灣大學進行「東亞地域社會統治階級研究專書出版計畫」,本書是其中的成果,而集中於士族的課題上。本書的特色是反映了目前臺灣三十歲世代學者的士族研究傾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從鉅觀到微觀。該書站在反省既有士族學說的前題上,從個案出發,希望能發掘更多的個案中的史實。二是重視社會文化面貌。雖然士族的學術文化樣態一直是士族研究的重點,但這個領域可開發處甚多,本書的多篇論文是   ...更多
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
 
作 者 : 林鴻信/編著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1年10月01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其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90.00 元 
特 價: 10 折 90 元 省下0 元            
  本書由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舉行之「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研討會」所發表的論文編纂而成,分別為東亞儒學篇、佛教篇、基督宗教篇、猶太教篇以及對話芻議篇五個部分,共收錄九篇論文,由四大傳統針對人文精神的主題提出論述,並且在發表中推動對話精神,以呈現跨文化視野的思維與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   當今「全球地域化」的趨勢正席捲全球,非常急切地需要開展出「跨文化視野」的眼界,讓不同文化價值各抒己見,且相互對談以建構出   ...更多
經學、道學與經典詮釋
 
作 者 : 郭曉東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1年6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概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17.00 元 
特 價: 10 折 117 元 省下0 元            
  本書共收六篇短論,分上下兩篇,上篇以宋代的道學及與道學相關的經典詮釋為主題,下篇主要以清代《春秋》學為主要研討對象。前三篇論文圍繞著宋代道學而展開,討論了宋代道學家對經典的創造性詮釋及其所體現出的與傳統漢唐儒學的不同特色,同時也指出道學的成立離不開對經典的詮釋,特別是到作為道學之集大成者的朱子,依然追求經典詮釋的客觀性與正確性。後三篇論文圍繞著清代《春秋》學而展開,分別以莊存與、戴望和蘇輿為例,對清代《春秋》學   ...更多
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
 
作 者 : 東方朔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1年6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67.00 元 
特 價: 10 折 167 元 省下0 元            
  荀子是先秦儒學的最後一位大師,也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一位集大成者。本書採用議題式的方式,思考和探索荀子思想所可能具有的理論意義;同時也盡可能地以融貫性論述,在引介當代荀學研究的學術論題和視野的前提下,揭發荀子思想中諸多觀念所涵具的“意義剩餘”,並藉此引發學者對荀子思想的進一步思考。   本書是有關荀子思想研究的論稿,由導言和十二篇論文所組成,各篇論文皆有其特定的問題意識和所欲處理的主題,故可獨立成篇,論題   ...更多
「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
 
作 者 : 陳立勝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1年6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33.00 元 
特 價: 10 折 133 元 省下0 元            
  本書由上下兩編構成。上編在身體轉向這一當今學術視野下,揭示宋明理學的身體本體論建構、“體知”內涵與鏡喻思維的基本特徵;下編通過對《論語》勇論的詮釋史、《大學》文本的“經典性”之爭、“親民”與“新民”古今之辯、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朱子讀書法等個案的考察,勾勒儒家經典詮釋傳統之中的尊經、尊古、尊聖與尊道、尊心的諸向度之間的關聯與張力,闡發儒家經典詮釋的本色,展現儒家思想藉經典詮釋承前與啟後、繼承與創新的機制。   ...更多
伊斯蘭、現代性與後殖民
 
作 者 : 蔡源林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1年2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亞洲地區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33.00 元 
特 價: 10 折 133 元 省下0 元            
@伊斯蘭文明所遍及的區域相當遼闊,所涵攝的民族、語言與文化極為多元,但在充滿異質的文化表象內又蘊涵著令人驚異的宗教信仰之一致性。本書企圖跳脫對伊斯蘭「東方主義」式的認識框架,以「傳統-現代-後殖民」的時間軸線為基礎,採取經典文獻分析和比較宗教的研究途徑,釐清伊斯蘭重要的宗教史議題。   上篇的「經典論述」三章,分別探討伊斯蘭最具爭議性的三個課題:聖戰、性別及靈修,對比傳統的經典詮釋與受到現代性與後殖民思潮衝擊的當代   ...更多
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
 
作 者 : 吳展良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0年8月01日
分 類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教育學習 > 大學出版中心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67.00 元 
特 價: 10 折 67 元 省下0 元            
@中國的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關係到中國與東亞文明的許多基本特性及其認識世界的基本方式。近三十年來,隨著現象學、詮釋學與後現代及解構思潮的興起,東方傳統思維與語言的重要性,不僅受到西方漢學界的看重,亦受到世界人文學界的高度重視。時至二十一世紀,從全球化的學術與文化觀點來看,東亞傳統的思維方式與語言,似乎具有更重要的價值,有待我們去發掘。現代東亞學者在做研究時,經常會面對東、西方思維方式與語言糾纏的問題。因為東亞學人   ...更多
近代東亞變局中的李春生
 
作 者 : 李明輝/編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0年5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人物史/傳記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00.00 元 
特 價: 10 折 100 元 省下0 元            
  李春生是臺灣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他的一生多采多姿,除了面臨東西文化的強烈激盪之外,也經歷了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重大歷史轉折,使他從「棄地遺民」成為「日籍華人」。他初為英商買辦,後自營茶業致富,與林本源同列為臺灣首富。身為虔誠的基督徒,他力抗當時中國知識界的主流,嚴厲批判達爾文、赫胥黎等人的「進化論」。本書收錄近年來有關李春生的研究論文多篇,有助於讀者理解臺灣史的一個重要側面。   李春生是臺灣史上第一位基督   ...更多
被犧牲的「局部」: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研究(1680-1949)
 
作 者 : 馬俊亞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10年4月01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00.00 元 
特 價: 10 折 200 元 省下0 元            
  明代中後期,中央政府為了維持漕運這一「大局」,把黃河之水全部逼入淮河河道,並在極不適宜修築水庫的平原地區建立了洪澤湖,以沖刷黃河泥沙。在此後的近300年?,洪澤湖的面積不斷地被人為地擴大。整個淮北被視為「局部利益」被有意地犧牲掉。使得淮北從唐代以前生態良好的魚米之鄉,演變成明、清至民國時期的窮山惡水之地;從發達的手織業中心退化?紡織絕跡的經濟邊緣地帶;從「家詩書、戶禮樂」的文化沃土,變成了殺人越貨的寇盜樂園;從精   ...更多
基督宗教與東亞儒學的對話:以信仰與道德的分際為中心
 
作 者 : 林鴻信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9年12月01日
分 類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其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83.00 元 
特 價: 10 折 83 元 省下0 元            
  本書主要採用19世紀基督宗教思想家齊克果強調宗教信仰之優先性的觀點,作為東亞儒學傳統之參照,以釐清信仰與道德之間的關係。儒學宗師孔子在倫理道德「有限性」的踐履中體證了「無限性」的生命意義,而這無限性的生命意義又導引規範了有限者的存在,在此可見一種「從信仰到道德又從道德到信仰的循環」─從宗教性向道德性出發而又從道德性向宗教性回轉。當有限之人面對無限之道時,弘道之人必自居於所弘之道下而不陷入「人大道小」的誘惑,由此   ...更多
從「脫儒」到「脫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
 
作 者 : 韓東育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9年11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亞洲地區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00.00 元 
特 價: 10 折 200 元 省下0 元            
  朱子學在近世日本,經歷過受容、懷疑、批判和否定的激盪史。由其被利用、排擠和摒棄之角色變換的軌跡中,呈顯了江戶學界的「道統」自立願望和「去中心化」的焦慮。由於脫「朱子學」意義上的「脫儒」,與「脫中心化」互為表裡,因此,這一看似思想史問題的背後,實蘊藏著極其複雜的社會歷史背景和區域關係糾葛。由「明清鼎革」所帶來的「華夷變態」說,激化了禮教「華夷秩序」在東亞地區的震盪程度,不但顛覆了長久以來的「中心-邊緣」體系,也便   ...更多
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
 
作 者 : 陳昭瑛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9年10月01日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史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33.00 元 
特 價: 10 折 133 元 省下0 元            
  本土化運動及相關議題是近年來臺灣學界與政壇最熱門的話題。本書從臺灣歷史的脈絡來詮釋「本土化」的意涵,從而證明中國文化與原住民文化才是臺灣真正的本土文化,針對時下流行的以「反中國」為目標的本土化運動具有撥亂反正的作用。書中《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一文,引發了一場十幾位學者作家參與的論戰,被稱為鄉土文學論戰之後最重要的文化論戰。 作者簡介 陳昭瑛   一九五七年生,母臺灣臺南市人,父臺灣嘉義民雄人。臺灣大學中文   ...更多
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
 
作 者 : 吳震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9年9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其他各家思想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00.00 元 
特 價: 10 折 2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從明末清初中國人的「生活世界」及「信仰世界」的角度著手,著重探討了明末以來士人鄉紳所推動的一場道德勸善運動,這場運動所凸顯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握「轉禍為福之道」(即「德福之道」)以及如何通過改善道德以實現經世理想。全書由導論及十章組成。各章既有以人物個案為主的考察,如顏茂猷、劉宗周、陳瑚、陸世儀等,也有以文獻分析為主的探討,如《迪吉錄》、《人譜》等,另外也關注於「雲起社」、「證人社」等民間講學組織的思想活動   ...更多
東亞知識人對近代性的思考
 
作 者 : 徐興慶/編著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9年8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邏輯/思考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50.00 元 
特 價: 10 折 150 元 省下0 元            
  本書的研究主體涵蓋臺灣、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等東亞地區的知識人對「近代性」的思考,打破了以臺灣或中國大陸為觀察視野的單一面向之思維模式,內容涵蓋以下幾項課題:   (一)、日本與韓國面對「近代性」的不同背景圖像;   (二)、從共同文本的不同翻譯看東亞對「近代性」的反應;   (三)、漢學、蘭學與日本近代化之關聯性;   (四)、從韓國看近代日本國家主義的形成;   (五)、中日近代知識人對歷史觀念的變化;   ...更多
清末民初民間儒教對主流儒學的吸收與轉化
 
作 者 : 鍾雲鶯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8年9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83.00 元 
特 價: 10 折 183 元 省下0 元            
  本書乃透過四本清末民初民間儒教的著作:光月老人之《四書說約》、王覺一之《大學解》、民間鸞堂觀禮堂之《孔教真理》以及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探討民間儒教對儒家思想的解讀,以及他們對主流儒學的吸收與轉化。透過這四本著作,我們可以具體地看到民間宗教家將主流儒學宗教化的現象,也可以發現,民間儒教對主流儒學的吸收絕不是單線的,而是呈現百川匯聚的狀況。由本書的論述可知民間儒教乃在大傳統的學術思潮中,開演另一宗教式的庶民傳統   ...更多
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
 
作 者 : 楊國樞、陸洛/編著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8年6月01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400.00 元 
特 價: 10 折 400 元 省下0 元            
  在兩岸三地的當代華人社會中,人文學者率先開始討論自我的課題,但社會科學對自我的研究則起步較晚,心理學對自我的探討更是走過了從移植西方理論到開創本土化研究的曲折過程。不同於西方文化,華人的價值體系並不強調個人去控制環境,表現自我,或實踐潛能,而強調人境融合,自我克制及顧全大局,因此,「自我」的研究必須回歸到文化的脈絡之中,始能發掘對理解華人的自我有意義,有啟示的研究旨趣。   本書為解析華人自我的第一本心理學文   ...更多
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
 
作 者 : 葉光輝、楊國樞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8年6月01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333.00 元 
特 價: 10 折 333 元 省下0 元            
  本書集結兩位作者多年來有關華人孝道的系列研究,以心理學的觀點,將原本以文化色彩著稱的孝道概念,由人文學的研究範疇,引介到華人本土心理學的實徵研究中。   本書分從「社會態度」與「認知發展」兩種不同取向切入,探究孝道如何在日常生活運作中影響人們的心理與行為:前者主要針對孝道的靜態組成內涵進行檢驗,進而探討各成份間的關聯及其作用;後者則強調由動態的認知思考歷程,分析影響個人孝道行動的各項認知特徵,以探討各項特徵是   ...更多
臺灣天主教史研究論集
 
作 者 : 古偉瀛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8年4月01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83.00 元 
特 價: 10 折 183 元 省下0 元            
  本書乃作者十餘年來發表或撰寫的臺灣天主教史相關論文修訂彙集而成,全書首先介紹天主教在十九世紀中葉再傳臺灣後的第一個重要階段情形,其次討論上世紀初流行的一本傳教小冊子《四字經文》的臺灣版本,接著分析九十年前天主教創建靜修女中的經過,再其次探討在臺灣教會史上兩位重要人物的歷史角色──里?淺次郎及涂敏正神父,最後一篇則是從歷年迄今的臺灣主教牧徽設計,探討國族及地方意識。簡言之,本論集從策略、經文、學校、人物及圖像五層   ...更多
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不分冊)
 
作 者 : 黃俊傑/編著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8年2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33.00 元 
特 價: 10 折 233 元 省下0 元            
  ...更多
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二版)
 
作 者 : 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7年10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概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00.00 元 
特 價: 10 折 200 元 省下0 元            
  第一章從中日儒學史脈絡論中日儒者基本上認為「經典」內容包含三面向。第二章探討中國儒家經典中若干重要概念,傳至日本後都不同程度上經歷某種「脈絡性的轉換」,以適應日本的文化風土,這是日本的儒學「實學」取向。第三章指出孔孟政治思想對德川日本政治體制,具有潛在的威脅,所以德川儒者以「先王之道」解孔子的「道」,企圖拆除孔子政治思想中可能引爆的雷管,使《論語》更融入德川政治與社會中。第四章分析伊藤仁齋對《論語》所進行的護教   ...更多
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
 
作 者 :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7年10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33.00 元 
特 價: 10 折 233 元 省下0 元            
  本書收錄著者近年所撰十六篇論文,第一篇係全書之導論,其餘論文分為三個部份:(一)東亞儒學的視野,(二)《論語》的詮釋,(三)《孟子》的詮釋。著者主張:「東亞儒學」在東亞各國儒者的思想互動之中應時而變、與時俱進,而不是一個抽離於各國儒學傳統之上的一套僵硬不變的意識形態。所以,「東亞儒學」本身就是一個多元性的學術領域,在這個領域裡面並不存在前近代式的「一元論」的預設,所以也不存在「中心 vs. 邊陲」或「正統 vs   ...更多
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
 
作 者 : 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7年7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33.00 元 
特 價: 10 折 233 元 省下0 元            
  本書共分十章,另有附錄一篇。全書所論之主題,乃集中於先秦至漢的儒學意識形成相關問題之研究。其中涉及古典「德」義內涵的變化;孔子、子貢、孟子、荀子等先秦儒者的思想討論,如「超越性」、「價值世界之開顯與客觀化」、「歷史意識」等問題;出土文獻所能補充的古代儒學訊息之分析,如〈窮達以時〉、〈民之父母〉中的「人之身份」、「義命」、「五至」與「三無」;並檢討「秦火焚書」與「石渠議奏」兩事件,對於古代儒學發展之影響。本書希望   ...更多
德川日本儒學思想的特質:神道、徂徠學與陽明學
 
作 者 : 張崑將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7年1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17.00 元 
特 價: 10 折 217 元 省下0 元            
  儒學思想在日本的發展,面向廣泛,議題眾多,學派林立,並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亦極待未來漢語學術界師友們的共同耕耘。本書紬繹德川儒學的三項鮮明主題一一即神儒兼攝、徂徠學與陽明學一一作為窺探德川思想特質的素材,並採取中日儒學的比較研究方法,以透視日本儒學發展的特質 作者簡介 張崑將   臺灣臺南縣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1998)、博士(2002)。曾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兼任助理教授,現任臺北醫學大學   ...更多
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
 
作 者 : 黃俊傑、林維杰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6年12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其他各家思想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00.00 元 
特 價: 10 折 200 元 省下0 元            
  朱子學不僅是公元十三世紀以後中國儒學的主流,也是東亞儒學史的重要典範。只有在東亞思想史的廣袤視野中,我們才能比較全面掌握朱子學作為東亞儒學公分母的地位與意義。中、日、韓各國儒者環繞著朱子學所展開的闡朱或批朱的思想發展,使我們看到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 作者簡介 黃俊傑   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博士,曾任新加坡儒家倫理小組顧問,美國華盛頓大學、馬利蘭大學、Rutgers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東吳大學東吳通   ...更多
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
 
作 者 : 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6年2月01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83.00 元 
特 價: 10 折 183 元 省下0 元            
  本書由黃俊傑教授近年來部份研究成果--共十三篇論文集結而成。內容上大致可歸屬兩大範疇:一是關於東亞儒學經典詮釋傳統的探討,二是關於中國思維方式,尤其是對「身體」思維的研究。形式結構上則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由四篇論文組成〈儒學史的新視野〉單元,第二部份〈日本儒學與經典詮釋〉由五篇論文組成,主要分析近三百年來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儒者對中國儒家經典的詮釋,第三部份〈儒家身體思維探索〉由四篇論文組成,探討極具東方文化特色的   ...更多
舞動Autodesk Architectural Desktop 2006中文版--建築設計(附光碟一片)
 
作 者 : 鄭吉雄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6年1月13日
分 類 : 藝術設計 > 建築 > 建築家傳記/文集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450.00 元 
特 價: 10 折 450 元 省下0 元            
  本書收錄鄭吉雄教授五篇論文,分別為〈從經典詮釋傳統論二十世紀《易》詮釋的分期與類型〉、〈《易圖明辨》與儒道之辨〉、〈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周敦頤《太極圖》及其相關詮釋問題〉、〈高郵王氏父子對《周易》的詮釋〉。這五篇論文各自探討《易》學中圖象、義理與象數的重要地位,並從思想史上與「儒道之辨」做聯結。   ...更多
設計18夏夜晚風(附1光碟)
 
作 者 : 甘懷真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10月01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630.00 元 
特 價: 10 折 630 元 省下0 元            
  本書共分三篇,分別為上篇「禮觀念的演變與儒教國家的成立」、中篇「政治制序與經典詮釋」及下篇「禮制與『東亞世界』的政治制序」。上篇主要論述先秦至《大唐開元禮》中,各時代「禮」觀念的轉變及其意涵,中篇主要論述中國中古時期至隋朝間,各時代對「國家」、「君臣關係」、「罪」、「政治」、「文化」等觀念的形成及其所構成的經典詮釋,下篇則著重於中國、日本等,關於「東亞」世界的再省思。   ...更多
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
 
作 者 : 祝平次、楊儒賓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9月10日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外國文學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00.00 元 
特 價: 10 折 2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共收論文十四篇,都是在2004年第二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思想、身體與文化:探索漢學的新疆域」所發表的會議論文;會後經作者修訂,集結出版。本書的十四位作者,都是年輕學者,但都已經進入各自漢學傳統初始的旅程。就論文的品質而言,讀者很快就會發現,「年輕」在這裡指得並不是缺乏經驗,或技巧生疏;而是延續傳統的兩項要素,不斷的傳習與創新。不論是新議題的探討,還是舊議題不同的處理方式,這十四篇論文都各有其學術上的貢獻   ...更多
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
 
作 者 : 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9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83.00 元 
特 價: 10 折 183 元 省下0 元            
  近一世紀以來,中國的出土文獻研究如長沙馬王堆帛書研究,以及出土簡帛尤其是郭店一號墓竹簡和上海博物館所藏戰國楚竹書等文獻的研究,掀起了東西方學術界研究的潮流。各國學者紛紛進行隸定文字、考釋年代,以及探索思想屬性等工作。短短三十年之間,海峽兩岸、日本、北美、歐洲等各地學術界針對「簡帛學」舉辦的研討會、發表的論著、成立的研究組織都很多。   但由於原始出土文獻大量湧現,學者多傾力於釋讀文本,對於研究方法的反思,勢必   ...更多
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
 
作 者 : 楊儒賓、祝平次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9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00.00 元 
特 價: 10 折 2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為「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論文集,原文經作者修改,並與編者商討後,定稿出版。「氣論」與「工夫論」是中國傳統的哲學語彙,此等語彙具有特殊的中國文化史脈絡下的特殊涵義,很難譯成相對應的西洋語彙。國內外有關理學「工夫論」及「氣論」的討論很不充分,本書當可彌補此一空白。   ...更多
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
 
作 者 : 鄭毓瑜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9月10日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00.00 元 
特 價: 10 折 1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所收錄的八篇文章,為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舉辦「東亞文學研究的新視野學術研討會」之會議論文。透過這八篇論文,可以顯見東亞文學研究一方面已經有豐富的文獻整理成果,一方面也早已實地進行東亞各地域乃至與西方論點的跨界交流與對談。   在東亞文明中心系列計畫中,這個「文學」研討會的首次召開,可以說是為東亞的文學研究(或可說是以漢籍為中心的討論)提供一個「了解」的開始,而了解絕對是進一步整合與發現的前提,我們期待   ...更多
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
 
作 者 : 高明士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9月10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教育 > 教育史/教育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67.00 元 
特 價: 10 折 267 元 省下0 元            

  本書所謂「中國中古」,指魏晉至隋唐的歷史,而以隋唐為主。教育發展,到隋唐而完備。就其型態而言,可分為官學、私學與帝王學三種;其目標則一,就是教育為政治而服務。然則不禁要問:教育是否就無自身的發展空間?教育本身有無自己的目的?其實魏晉以後,儒生   ...更多

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
 
作 者 : 林月惠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9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其他各家思想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67.00 元 
特 價: 10 折 267 元 省下0 元            
  本書的研究,以江右王門的聶雙江(豹,1487-1563)與羅念菴(洪先,1504-1564)思想為主,將他們的思想置於「王學分化」的歷史視域下來考察,試圖呈現他們思想的原貌與獨特之處。並且詳細深入探討他們與陽明親炙弟子的學術論辯,釐清雙方立言的義理分際,也進一步比較聶、羅二人思想與陽明的異同。藉由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的研究,凸顯王學分化時,在學術思想上的轉向。     職是之故,第一章緒論,藉由「王學分化」諸說   ...更多
韓國江華陽明學研究論集
 
作 者 : 鄭仁在、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9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其他各家思想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17.00 元 
特 價: 10 折 217 元 省下0 元            
  《韓國江華陽明學研究論集》收集論文十七篇及附錄三則,是漢語學術界第一部全面論述十八世紀朝鮮陽明學者鄭齊斗的專著,在東亞儒學研究中特別具有開拓新領域之意義。韓國在鄭齊斗之前並非沒有陽明學者,但並沒有能形成具體系的陽明學理論。鄭齊斗是十八世紀朝鮮重要的陽明學者,其思想及其在儒學史上的地位,長期受到忽視。   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朱子學在朝鮮具有無與倫比的地位與影響力,而使陽明學受到掩蓋,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鄭齊斗的   ...更多
東西交流史的新局:以基督宗教為中心
 
作 者 : 古偉瀛/編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9月10日
分 類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其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67.00 元 
特 價: 10 折 167 元 省下0 元            
  東西文化的互動及交流是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就相當重視的一個主題。這兩年多來召開了數次相關會議,也陸續邀請對此議題有成就的學者前來交流參訪,因而累積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此論文集之編纂即是展現成果的一部份。   本書一開始有兩篇文章討論此領域的回顧,一篇以中國大陸為中心;另一則以海內外的華人研究為對象。在史料上,則有數篇文章提出新的可能,例如在澳門利氏學社所進行的《北京檔案》(Acta Peki   ...更多
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禮、家族與教育
 
作 者 : 高明士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9月10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其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50.00 元 
特 價: 10 折 150 元 省下0 元            
  法制等角度加以探求,期使對傳統東亞的政治、社會特質,能有更具體的掌握。   中國在漢代以後,禮治成為政治的理想。此一政治理念,後來亦影響至東亞世界。但論實質的政治運作,不外在於締建家天下。於是由家而國,乃至於天下的政治秩序如何運作?成為歷代追求的課題。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兩者是否矛盾?此中可思考問題甚多。本書分(一)、(二)兩冊,所論乃循由禮與法,或教育與   ...更多
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
 
作 者 : 高明士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9月10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 其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83.00 元 
特 價: 10 折 183 元 省下0 元            
  中國在漢代以後,禮治成為政治的理想。此一政治理念,後來亦影響至東亞世界。但論實質的政治運作,不外在於締建家天下。於是由家而國,乃至於天下的政治秩序如何運作?成為歷代追求的課題。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兩者是否矛盾?此中可思考問題甚多。本書分(一)、(二)兩冊,所論乃循由禮與法,或教育與法制等角度加以探求,期使對傳統東亞的政治、社會特質,能有更具體的掌握。   ...更多
中國教育史英文著作評介
 
作 者 : 李弘祺/編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9月10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教育 > 教育史/教育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83.00 元 
特 價: 10 折 183 元 省下0 元            
  英文有關中國教育史的著作近三十年來由於學者對中國宋明理學(現多稱為「道學」)研究興趣的提高,因而增加很快。另一方面,從五十年代就已經開始的對中國傳統社會是不是開放這個問題的爭論,使得許多人對科舉考試制度的社會效應產生興趣,出版了不少的書和論文。同時,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變化很大,研究當代中國教育政策及措施的著作也相繼大量出現,呈現出一番繁榮的氣象。    本書收集了二十一篇評論比較重要的、有關傳統及近代中國教育   ...更多
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
 
作 者 : 陳昭瑛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8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83.00 元 
特 價: 10 折 83 元 省下0 元            
  本書部分論文為參與教育部「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劃(2000?2004)」之成果(如〈先秦儒家與經典詮釋問題〉、〈孔子詩樂美學中的「整體性」概念〉、〈「情」概念從孔孟到荀子的轉化〉三篇論文),其餘為多年來研究先秦儒家美學的研究成果。中國美學研究在大陸是顯學,但專門研究儒家美學的著作並不多,本書以儒家美學為對象,希望從美學的視野來探討儒家的基本思想。   ...更多
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
 
作 者 : 黃光國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8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33.00 元 
特 價: 10 折 233 元 省下0 元            
  本書為作者過去廿年間所寫社會心理學論文之精華,說明作者如何以後實証主義的科學哲學作為基礎,分析中華文化傳統,建構有關儒家關係主義的理論系列,並在華人社會中從事社會心理學的實徵研究。融合東西文化,以建立華人本土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典範,是有志於發展本土社會科學人士必讀的經典作品。   ...更多
臺灣與傳統文化(增訂再版)
 
作 者 : 陳昭瑛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8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其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17.00 元 
特 價: 10 折 117 元 省下0 元            
  本書旨在探討臺灣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重點在於表彰日據時代的儒家思想如何成為啟蒙與反殖民運動的思想資源,以及如何在參與社會政治運動過程中得到具有現代意義的轉化。本書希望通過探索儒學在日據時代所表現的本土性和現代性,開闢「臺灣儒學」的新論域。   ...更多
日本漢學研究續探:文學篇
 
作 者 : 葉國良、陳明姿/編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8月10日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外國文學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00.00 元 
特 價: 10 折 1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共收錄十篇論文,大致依時代先後順序編輯而成。前四篇是平安時代的漢文學,第一篇興膳宏教授的論文,主要在論述平安朝初期漢詩的發展過程及其與唐詩的關連,第二篇後藤昭雄教授則是論述平安後期,特別是十一世紀日本文人對中國詩史的瞭解及其受容情形,第三篇陳明姿的〈源氏退居須磨記對中國史書及文學的受容〉則是在探討漢文學在日本和文學成立之際扮演何種角色,第四篇三田明弘教授的論文是探討〈和漢朗詠集〉的古注釋對中國歷史故事的受容   ...更多
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二)─唐律諸問題(三十五)
 
作 者 : 高明士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8月10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法律 > 概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50.00 元 
特 價: 10 折 150 元 省下0 元            
  自古以來,國家在推動政教時,其趨勢是逐漸走向中央化、法制化,隋唐時代是完備時期,乃至推廣至東亞世界,清末則為崩解時期。自十九世紀末葉東亞傳統文化崩解以來,已有百年歷程,東亞地區在此期間均行用西方法,但國家社會秩序未必較傳統穩定,就此觀點而言,如何對傳統與現代社會特質,取長補短,依然是有待解決的課題。   本書分上下兩冊,共收十七篇論文,就其內容而言,包括討論法律教育、華文教育、儒家教育思想、法律與政治社會,以   ...更多
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
 
作 者 : 高明士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8月10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教育 > 教育史/教育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00.00 元 
特 價: 10 折 200 元 省下0 元            
  由於周以前是祭政合一,所以祭祀活動也是教育活動。論教育活動的起源,其與宗教的關係密不可分,是以可理解的。只是教育史的發展,正是在淡化宗教色彩,使其止於儀式,而其意義則歸為教育,在制度上乃曰:「學禮」。因為禮就廣義而言也是法,所以後代的各種學規(包含官學、書院等)也可視為學禮之一。至於家學也有禮法規定,均可視為廣義的學禮內容。   唐以前已經有學禮規定,惜其實施情形多不明瞭,至唐以後始有較多可循之紀錄,但與周以   ...更多
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
 
作 者 : 楊祖漢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8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17.00 元 
特 價: 10 折 217 元 省下0 元            
  本書的大部分內容,是作者參加台灣大學的「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劃: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之研究」之子計劃:「近世中韓儒者關於孟子心性論的辯論與詮釋──比較哲學的探討」的四年研究成果。本書集中處理朝鮮儒學的三大論爭,即無極太極之辯、四端七情之辯及湖洛論爭。無極太極之辯之重要性及影響力雖不如其他二者,但此論辯顯示韓儒對朱子思想特性之把握,是十分恰當的。   四七之辯是最重要的論爭,李退溪極力主張四端是理之發   ...更多
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
 
作 者 : 黃俊傑、江宜樺/編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8月10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33.00 元 
特 價: 10 折 133 元 省下0 元            
  近20年來,國內外政治哲學界及思想史學界對「公私領域」問題興起一股研究的熱潮。不論是著眼於歷史上「公共」、「私人」、「公」與「私」概念起源的探討,或是致力於近代政治經濟社會變遷對「公共領域」造成的影響,這些研究都大幅增進了我們對「公私領域」問題的深入瞭解。然而,我們也注意到在這一波「公私領域」研究熱潮中,大部分的理論架構或問題意識仍舊是以西方當代哲學家的論述為依歸,而少見非西方世界基於本身歷史經驗所發展出來的詮   ...更多
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一)─教育與政治社會(三十四)
 
作 者 : 高明士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7月10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教育 > 教育史/教育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33.00 元 
特 價: 10 折 133 元 省下0 元            
  自古以來,國家在推動政教時,其趨勢是逐漸走向中央化、法制化,隋唐時代是完備時期,乃至推廣至東亞世界,清末則為崩解時期。自十九世紀末葉東亞傳統文化崩解以來,已有百年歷程,東亞地區在此期間均行用西方法,但國家社會秩序未必較傳統穩定,就此觀點而言,如何對傳統與現代社會特質,取長補短,依然是有待解決的課題。   本書分上下兩冊,共收十七篇論文,就其內容而言,包括討論法律教育、華文教育、儒家教育思想、法律與政治社會,以   ...更多
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三十三)
 
作 者 : 鄭吉雄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7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67.00 元 
特 價: 10 折 167 元 省下0 元            

  本書以「東亞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為主題,共有四個主題。主題一「經學運動與思想視界」收錄了劉智鵬〈費密與清代經典詮釋的論爭〉、鄭吉雄〈戴震氣論與漢儒元氣論的歧異〉、伍安祖〈抉發經典:作為本體宇宙呈現的文本意義〉、周啟榮〈明末清初的訓詁學、文獻考   ...更多

東亞教育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廿七)
 
作 者 : 高明士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6月10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33.00 元 
特 價: 10 折 133 元 省下0 元            
  教育史學,是在西方近代史學影響下出現,但受到日本近代教育史學影響最深。此書所謂東亞,指中國、日本、韓國等地區的研究,越南理應包含在內,但限於研究人力,暫時從缺。所謂教育,係取狹而廣之義,即以學校教育為主,兼及私學與思想;撰述涵蓋時間,從十九世紀末至二000年左右為止。   教育史著作,在十九世紀末主要係為配合新建立師範教育而作,採中西兼述為其內容,間有國別教育史。廿世紀初以後,以國別教育史著述成為常態,尤其一   ...更多
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廿八)
 
作 者 : 陳瑋芬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6月10日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外國文學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83.00 元 
特 價: 10 折 183 元 省下0 元            
  本書探討近代日本漢學者如何自主地理解和詮釋漢字的「關鍵詞」,企圖藉由連串成組的關鍵詞,為「漢學」賦予新的定義,並開展相關的概念光譜。即「東洋倫理」、「孔子教」、「支那學」或「儒教倫理」、「國體」與「忠孝」道德,以及「天命」、「天道」、「皇道」「王道」、「革命」概念等等。說明這些概念如何以連動的方式在近代日本殘留,並以「國家倫理學」、「東洋倫理學」再生,成為「漢學」別名的原因。經由概念分析與哲學反省兩層次的交互照   ...更多
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廿九)
 
作 者 : 鄭吉雄、張?三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6月10日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外國文學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33.00 元 
特 價: 10 折 133 元 省下0 元            
  本書以「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為題,共收錄論文九篇。除了首篇康達維教授(Professor David R. Knechtges)”The Perils and Pleasures of Translation: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Classics”以《易經》的翻譯為例,講述西方學者翻譯東方經典的甘苦之外,全書又建立了三個主題,主題一「文獻註解的型態與性質問題」主要探討中國傳統   ...更多
中國書院史(三十)
 
作 者 : 鄧洪波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6月10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教育 > 其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67.00 元 
特 價: 10 折 267 元 省下0 元            
  書院是中國士人圍繞著書,開展包括藏書、讀書、教書、講書、教書、著書、刻書等各種活動,進行文化積累、研究、創造與傳播的文化教育組織。唐代初年,書院產生于民間,唐中期得到官方承認,經唐玄宗一代君臣“廣學開書院”式的倡導,遂日漸流行。由唐而宋元明清,經千餘年的發展,書院得以遍佈除今西藏之外的全國所有省區,數量至少有7000所以上,成為讀書人文化教育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為中國教育、學術、文化、出版、藏書等事業的發展,   ...更多
日本德川時代的教育思想和媒體 (三十一)
 
作 者 : 本雅史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6月10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教育 > 教育史/教育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00.00 元 
特 價: 10 折 1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旨在探討日本德川時代的教育思想和出版媒體在前近代所扮演的教育角色。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貝原益軒的思想:教育•媒體•身體」,是以德川時代的教育思想,以處理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期的貝原益軒之思想為主。本書把益軒看成是得到當時大多數共鳴的意義,以此代表著前近代日本的教育思想。本書的第二部分是「教育的媒體史試論」,是以媒體的視點,收錄討論日本德川時代的教育之論文,目標在於開拓不限定在學校教育的教育史研究的   ...更多
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三十二)
 
作 者 : 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6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17.00 元 
特 價: 10 折 117 元 省下0 元            

  本書論文共輯為三部分,第一部份「中國四書學」有4篇,第二部分「日本四書學」有5篇,第三部分「朝鮮四書學」則有2篇,最後附有關於「東亞四書學」概念之內涵與意義探討的座談會內容。

  本書的作者群之學術背景涵蓋了歷史學、教育學、中國哲學、中   ...更多

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廿五)
 
作 者 : 陳立勝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5月10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33.00 元 
特 價: 10 折 133 元 省下0 元            
  全書采取“心身互滲”的立場,從仁與樂兩個角度闡發王陽明的萬物一體觀。在追溯王陽明一體之仁的思想譜系基礎上,揭示出一體之仁的六個基本面向。接著從一體之仁的立場審視“惡”與“犧牲結構”的問題。而在一體之樂部分,則首先勾勒出王陽明“樂觀”的家學淵源與儒學樂之傳統。接著分別探討王陽明的“樂的本質”(樂體)與樂的類型學(樂態)。?進而厘定陽明一體論的“性質”。論著最後還對王陽明萬物一體論的言說方式進行了反思。首先圍繞三個   ...更多
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廿六)
 
作 者 : 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5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67.00 元 
特 價: 10 折 167 元 省下0 元            
  本書收錄了九篇文章,內容包含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研究的現況及其展望、二十世紀日本荀子研究之回顧、戰後德川儒學研究史論評、近二十年來日本陽明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朱舜水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朝鮮茶山研究學的焦點、唐宋禮書及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戰後美國漢學界的儒家思想研究、以及戰後台灣儒學研究的幾個側面等。範圍涵蓋中、美、日、韓及臺灣的儒學研究。   ...更多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政治法制篇(十八)
 
作 者 : 高明士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4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亞洲地區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83.00 元 
特 價: 10 折 183 元 省下0 元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政治法制篇》一書,共收十六篇論文,其中涉及政治文化者有十一篇,法律文化者有五篇。從這些論文的討論中,可以發現學者們或重視文化的普遍現象,或重視文化的特殊現象;在研究方法上,不論文化的普遍現象或特殊現象,都需要有人關懷,這樣才能得到接近全貌的理解。再者,文化的攝取,由於各地區需求不盡相同,基於主體性考量而呈現選擇性。凡此問題,此書所收諸論文,提供了對話的平台,相信有助於瞭解東亞地區歷史   ...更多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十九)
 
作 者 : 高明士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4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67.00 元 
特 價: 10 折 167 元 省下0 元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一書,共收十三篇論文,其中直接觸及「東亞」概念的思考有四篇,相關於韓國問題者有二篇,關係到日本問題者有六篇,另一篇為儒學問題。四篇東亞概念問題中,杜維明〈多元現代性:「儒家」東亞興起的涵義〉一文,是大會的專題演講題目。杜氏指出多元現代性的概念,是基於三個相互關聯的論斷,此即:以傳統作為界定現代化過程方面起積極作用的因素是持續存在的;非西方文明涉及現代西方的自我認識;地區的   ...更多
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廿)
 
作 者 : 李兵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4月10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83.00 元 
特 價: 10 折 183 元 省下0 元            
,P>  唐末五代士人為獲得參加進士科考試所需要的詩賦文學知識,紛紛隱居山林讀書,從而逐漸衍生出書院這種新的教育組織形勢。北宋初期,書院成為官學的替代機構,承擔了培養科舉人才的重任。范仲淹慶曆興學之後,書院與科舉的關係變得相對疏離。趙宋南渡之後,新儒家們繼續依託書院,通過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為科舉服務。理宗即位之後,書院的主要職能再次回歸到為科舉服務上來。元代書院是恢復科舉取士制度的有力倡導者、維護者。明初,朝廷實行“   ...更多
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廿一)
 
作 者 : 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4月10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67.00 元 
特 價: 10 折 167 元 省下0 元            
  本篇共錄十八篇在臺大共同教育委員會所主辦的各項大學教育研討會上所發表的論文。在這些專論台灣現今高等教育之發展的文章裡,這十七位執教於大專院校中的學者專家,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與觀點,來探討台灣的高等教育,在面對新世紀的挑戰時,所應該採取的發展策略。這些問題包括大學的理念、大學所面臨的困境與因應之道、大學教育的危機與轉機、大學治理的發展、教學與研究的內容和評鑑方式、高等教育如何籌措、分配與管理資源和經費、教育改革的方   ...更多
光復初期的台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廿三)
 
作 者 : 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4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其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33.00 元 
特 價: 10 折 133 元 省下0 元            
  在臺灣歷史的諸多轉捩點之中,1945年戰爭結束臺灣光復,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年代。日本統治臺灣五十一年,將臺灣從傳統的漢人社會轉化成現代社會,但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卻也在臺灣留下諸多歷史的傷痕,其影響至今仍餘波盪漾。本書所編各篇論文都扣緊光復初期臺灣的劇烈振盪及其轉型作為主軸,從思想與文化兩大領域,論述1945至1949年之間臺灣所經歷的變局。   本書第一篇論文討論光復後臺灣在文化領域的變遷。第二篇論文探討光復   ...更多
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展望(廿二)
 
作 者 : 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5年4月10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133.00 元 
特 價: 10 折 133 元 省下0 元            

  本書收錄的十二篇論文,發表於2003年台大為慶祝創校七十五週年所舉辦的《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裡。這十二位作者以台灣作為思考的起點,展望二十一世紀的大學教育,分別在論文中探討研究型大學的建構及其時代使命、大學與知識經濟及生物科技的關係、二十一   ...更多

孔子的樂論
 
作 者 : 江文也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12月10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00.00 元 
特 價: 10 折 2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分為前編和後編。前編主要論述孔子以前的「樂」,自古史傳說的批判、黃土文化、龜甲、獸骨、祭祀、鐵器,乃至樂之確立、舞樂、夷樂之存在等,做脈絡性的分析和介紹;後編主要論述孔子之「樂」,根據孔子思想中對音樂的研究、發展及批評,強調孔子「仁」與「樂」的接觸點。本書作者是近代台灣及日本最重要的音樂家之,音樂理念自現代遊走至古典,孔子的樂論亦是其一生最深層的嚮往。   ...更多
東亞近世耶穌會史論集
 
作 者 : 戚印平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11月20日
分 類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其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370.00 元 
特 價: 10 折 370 元 省下0 元            
  本書主要乃由探討16-17世紀東亞耶穌會史的論文結集而成。除了對東亞傳教影響至鉅的沙勿略在中國及日本傳教意義探討外,並對過去傳教歷史較少提的幾部份作一研究:如教會中的中國籍傳教士所扮演的角色;持久而複雜的“Deus”譯語之爭,以及對東亞傳教事業的影響;為維持傳教活動的進行,耶穌會士所進行的商業活動、傳教策略、以及對東亞經濟貿易的影響,而耶穌會士的商業活動主要依託由澳門駛往日本的定期商船貿易,所以也會對耶穌會澳門   ...更多
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仁齋、荻生徂徠為中心
 
作 者 : 張崑將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8月2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概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400.00 元 
特 價: 10 折 4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主要從內在思想的研究進路,對日本古學派各開宗門的伊藤仁齋(1627-1705)與荻生徂徠(1666-1728)作為研究中心,希望藉著「王道政治論」內涵的線索,微觀地探索日本儒學的細密化與對中國儒學思想的質變,並且宏觀地鳥瞰德川思想的演變趨勢。   本書文分六章,第一章綜述對於古學派中伊藤仁齋與荻生徂徠的相關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紹仁齋與徂徠思想的形成經過,並綜合比較兩者思想,以作為進入研究課題之思想背景。第三   ...更多
德川時代日本儒學史論集(十五)
 
作 者 : 張? 三,徐興慶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8月2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350.00 元 
特 價: 10 折 350 元 省下0 元            
  本書選錄當代日本學者論述德川時代日本儒學史之論文六篇,以供學界作為研究此階段日本儒學史之津筏。所選錄之論文,包括渡邊浩教授論述近世中、日儒學史之異同;黑住真教授論述儒學與日本社會之關係;平石直昭教授對初期丸山真男及吉川幸次郎二人徂徠論之批判;?本雅史教授對折衷學、正學派朱子學之檢討;本鄉隆盛教授對水戶學研究現況之論述以及宮城公子教授對日本近代化與儒教主體之探討等。各篇論文均引證詳實,論點深入,可代表當代日本思想   ...更多
文獻及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 (十三)
 
作 者 : 葉國良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6月10日
分 類 : 社會科學 > 教育 > 其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00.00 元 
特 價: 10 折 2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收錄七篇論文,分別由文化大學黃沛榮教授就「文獻整理」、北京大學王博教授就「早期出土文獻」、清華大學梅廣教授就「語言科學」、香港中文大學張光裕教授就「出土古文字材料」、臺灣大學楊秀芳教授就「聲韻學」、臺灣大學張寶三教授就「字義訓詁」及臺灣大學葉國良教授就「名物制度」,探討其與經典詮釋之間的緊密關係。經典詮釋與經典閱讀相始終,假若對古代文獻及語言缺乏一定的了解,閱讀和詮釋勢必將不可能。   ...更多
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 (一)
 
作 者 : 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6月10日
分 類 : >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500.00 元 
特 價: 10 折 5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由黃俊傑教授近年來部份研究成果--共十三篇論文集結而成。內容上大致可歸屬兩大範疇:一是關於東亞儒學經典詮釋傳統的探討,二是關於中國思維方式,尤其是對「身體」思維的研究。形式結構上則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由四篇論文組成〈儒學史的新視野〉單元,第二部份〈日本儒學與經典詮釋〉由五篇論文組成,主要分析近三百年來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儒者對中國儒家經典的詮釋,第三部份〈儒家身體思維探索〉由四篇論文組成,探討極具東方文化特色的   ...更多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儒學篇(二)
 
作 者 : 李明輝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6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400.00 元 
特 價: 10 折 4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共收錄九篇論文,均涉及儒學傳統,著重探討歷代詮釋者「為何」(why)會如此詮釋這些經典,而不再僅止於探討詮釋者「如何」(how)詮釋各種經典。本書第一與第七、八、九篇論文,主要涉及中西文化之交流,並包含一個跨文化研究的面向;其餘五篇則純屬中國傳統學術的範圍。第二、三篇論文是討論《易經》的詮釋問題,第四、五篇論文是討論宋明儒學對先秦經典的詮釋,第六篇論文是從方法論來檢討焦循對孟子心性論的詮釋。編者現為中研院哲   ...更多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文學與道家經典篇(三)
 
作 者 : 楊儒賓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6月10日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400.00 元 
特 價: 10 折 4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共選錄十篇論文,前五篇與詩的詮釋有關,尤以《詩經》為最。第六與七篇是對《紅樓夢》研究的後設反省,前者論及「索隱派」的解釋途徑,並認為此途徑即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詮釋概念,後者則主要認為,若索隱方法是中國固有的詮釋國粹,那麼近代以西洋思想詮釋中國經典者,則以王國維為先行者。最後三篇主題則圍繞在《老子》一書,分別就各個面向處理「道」與「語言」的矛盾關係。   ...更多
日本漢學研究初探(五)
 
作 者 : 張寶三,楊儒賓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6月10日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外國文學研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450.00 元 
特 價: 10 折 450 元 省下0 元            
  本書共收錄十五篇論文,歸劃為四大章,除「引論」外,第二章「儒學思想的受納」主要以日本近代的儒學研究為論述對象,說明日本學者研究中國思想時,所蘊含的問題意識;第三章「中國文學的回響」則以日本儒學研究中,對中國文學的容受、繼承與考證為主;第四章「東亞文化交流史」著重在日本/中國/ 臺灣/韓國四地彼此之間歷史現實的交流,以及文化融合過程中的各項比較。本書由臺灣大學中文系張寶三教授、清華大學中文系楊儒賓教授合編   ...更多
易圖象與易詮釋(六)
 
作 者 : 鄭吉雄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6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易經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450.00 元 
特 價: 10 折 450 元 省下0 元            
  本書收錄鄭吉雄教授五篇論文,分別為〈從經典詮釋傳統論二十世紀《易》詮釋的分期與類型〉、〈《易圖明辨》與儒道之辨〉、〈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周敦頤《太極圖》及其相關詮釋問題〉、〈高郵王氏父子對《周易》的詮釋〉。這五篇論文各自探討《易》學中圖象、義理與象數的重要地位,並從思想史上與「儒道之辨」做聯結。   ...更多
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
 
作 者 : 張崑將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6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概論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500.00 元 
特 價: 10 折 5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共分七章,主要是對中國儒家思想的自然觀與日本德川思想界的氣論、自然觀做比較。作者先以橫向的角度,將中國的老莊、王充、孟子、朱子及王陽明,和日本以氣反理的德川儒者做深入的分析與探討;接著再專就日本儒學思想中「忠」與「孝」的思維典型做耙梳,並以當中的衝突與合一為研究重點,指明陽明學者與兵學者之忠、孝思維的異同。本書秉持「取道日本,回到中國」的精神,為國內學術圈中仍欠缺對話的日本思想史領域,開啟一扇窗。   ...更多
儒家經典詮釋方法
 
作 者 : 李明輝/編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6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450.00 元 
特 價: 10 折 450 元 省下0 元            
  本書收錄十四篇論文,係教育部「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劃」及臺灣大學「中國文化經典的詮釋傳統之研究」部份成果。根據其性質,可分為「理論與背景」、「先秦儒家與經典詮釋」、「傳統儒者解經方法及其現代轉折」三組。第一組共有五篇,均是針對經典詮釋所作的反省,或是檢討其方法論的預設與問題,或是探討其思想史的背景。第二組共三篇,均涉及先秦儒家的經典詮釋。第三組共六篇,均涉及宋明及現代儒者的解經方法。本書無法完全涵蓋儒家經典詮   ...更多
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
 
作 者 : 子安宣邦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6月10日
分 類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儒家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50.00 元 
特 價: 10 折 250 元 省下0 元            
  本書由日本大阪大學名譽教授子安宣邦寫成,中央研究院文哲所陳瑋芬教授翻譯。全書共分十二章,除第一章為《導論》外,第二到五章為《近世日本儒學與方法的視野》單元,第六到八章為《近代日本與儒學的表象》單元,第九到第十二章為《近代日本與東亞像、中國像》單元。全書期以更多元性的觀點闡述「東亞」概念,並將日本「儒教」所勾勒出的表象及本質,對應整個中國、東亞結構,在融合政治、文化與地域視野的論述下,呈現東亞儒學更深厚、敻遠的面   ...更多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
 
作 者 : 黃俊傑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發行日 : 2004年6月01日
分 類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教育學習 > 大學出版中心
系 列 :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原 價 : 200.00 元 
特 價: 10 折 200 元 省下0 元            
  本書收錄十二篇論文與二篇學術座談會紀錄,共分成三個部份。第一部份〈理論與背景〉收錄討論西方詮釋學的論文五篇,與回顧中國經典詮釋傳統的論文五篇,為本書提供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背景。第二部份所收四篇論文都討論中國經典詮釋史所出現而具有業遍意義的課題。第三部份則為「中國經典詮釋學的特質」與「中國經典詮釋學的方法論問題」學術座談   ...更多

共有: 89本  共分 1頁      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