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舉行「丹道實踐:人文、科技相遇」的國際會議,吸引許多人文學者與科學中人參與,相互對話交流,證實丹道實踐符合現代生活的需求,縱使歷經西方文化、科技文明的衝擊,仍能延續其固有的文化傳統。諸如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禪坐以及中國丹道,理解其 ...更多
本書藉由四位日治時期重要的美術贊助者來探討當時知識份子在美術運動中扮演的角色與貢獻。他們的出身背景雖然皆不相同,但都是台灣美術運動背後重要的推手,也是臺灣美術運動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是戰後台灣美術史裡不可或缺的一頁。
本書是談德義神父註釋《尤利西斯》(Ulysses) 的英文遺稿,由呂秀玲、施逢雨兩位教授整理成為中文本問世。書中精闢扼要地註解了《尤利西斯》一書中多如繁星的種種典故,以及一般語言工具書中不易查到的俗語、俚語、(英語以外的)外國語、古英語等 ...更多
2013飲食文選假3/10(一)? 臺北101 舉行新書發表會 集結國內外46位文學作家作 ...更多
達爾文說不清的,普羅文大膽告訴你 有趣又奇怪的人類演化行為! ...更多
•讀《菜根譚》,從中思考人間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 •讀《菜根譚》,就像與一位智者交談,心中的疑慮都會消失,留下的是帶著暖意的心得和警醒。 ...更多
本書以中國的美學原則為基礎,藉此取徑幫助我們對沈從文小說的美學面向有更一貫的認識。同時,作者也研究了沈從文人生後半段較不為人所知的作品。在討論其作家生涯之後,試圖探索他後期投入物質文化研究、反身性的作品,是否能夠讓我們洞察他邁入中晚年── ...更多